intj在做产品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但前提是完成社会化改造。
这类人,最典型的几个特征,就是内心细腻敏感,喜欢观察,想得多,喜欢严密的逻辑。这些都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所必须的。
古典产品经理都会强调“同理心”这个概念,也就是要能换位思考,要站在用户角度想问题。而同理心必备的一点,就是能观察并感受到用户情绪的细微变化,这就是内心细腻的人比较擅长的了。
同样是跟用户访谈时收到的一句反馈,细腻的人可能会在脑子里咀嚼这些画面800回,从各种角度揣摩,去推测用户没说出来的东西,尤其是背后的情感或理想状态。
因为自己平时就很敏感,说话的时候会斟酌很久,所以自然能察觉一些别人没说出来的话。
而之所以说要完成社会化改造后,intj才能真正做好一个产品经理,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人格特质并不天然是社会或用户需要的。
- 细腻也可能是软弱,这样的人没法带领团队拿结果;
- 内心想法多也可能是固执,活在虚幻想象里,脱离群众和用户;
- 追求逻辑严密也可能导致完美主义,给产品做一堆可能100倍体量之后才用得到的东西,浪费资源。
而社会化改造,就是要更多接触用户,让自己更open一些,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各类批评和建议。
而这个成长的过程,往往都要经历长期的挣扎,尤其是怎么都做不出来理想的作品时。
而正是在这些不顺意,不理想,迟迟做不出东西的过程中,INTJ才会意识到:
- 那些被自己视为「低效冗余」的社交互动,恰恰是认识真实社会的信号;
- 那些曾被鄙夷的「情绪化表达」,反而藏着用户最深层的动机和欲望;
- 那些不愿意面对的「人际冲突」,都是实际做事时要啃的一个个硬骨头。
这种意识上的蜕变不是消磨棱角,而是让理想主义长出实用主义的根系。
完成改造之后的INTJ,会从追求纯理性的机器人,变得更有活人味儿。而正是这种鲜活感,才有可能带来让人感动甚至是引领时代的作品。
一起加油吧,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