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04月19日 17:01
TFX的材料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分析了土耳其TFX战机1号原型机在首飞前经历的重大设计改动,主要集中在起落架结构和材料强度方面。通过对比原型机下线和首飞前的照片,作者指出了前起落架从半轮叉改为全轮叉、前轮尺寸增大以及减震支柱外露长度缩短等变化。文章深入探讨了这些改动的可能原因,并推测材料强度不足可能是导致这些设计修改的关键因素,预示着1号原型机可能存在超重问题。

✈️ 前起落架结构变化:TFX战机1号原型机在首飞前,前起落架由半轮叉结构改为全轮叉结构,这是设计上最显著的改变。

⬆️ 前轮尺寸增大:原型机的前轮直径增大了近40%,这一改动与土耳其国产轮胎的供应无关,反而可能导致了首飞的推迟。

⬇️ 减震支柱外露长度缩短:前轮减震支柱在正常状态下的外露长度明显缩短,这可能会影响减震效果,但试飞视频显示最大行程与原来相似。

🧐 材料强度不足的推测:作者认为,前轮尺寸增大和减震支柱缩短可能是为了弥补材料强度不足的问题,而前起落架的变化是结果而非原因。

⚖️ 主起落架的修改:主起落架也经历了类似的修改,减震支柱外筒直径增大,拉杆铰接点下移,进一步支持了材料强度不足的推测,并预示着1号原型机可能超重。

原创 航空小筑的方方 2025-04-19 09:52 广东

        其实24年首飞那会儿就应该发现的,但细节差异被忽略了。因为确实没想到1号原型机从下线到首飞还经过了这么一番大改。
        原图是Armstrong大佬那里淘来的。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前架由半轮叉结构改为全轮叉结构。然后再仔细这么一看,明显不对劲了。
        两图分别是原型机刚下线和首飞前,角度有些差异,所以采用进气口垂直高度作为对标点,尽可能缩小视觉误差。
        除了前面说的半轮叉到全轮叉的变化外,还有两个明显变化:
        1,前轮尺寸增大
        就上图来看,前轮直径增大接近40%。一开始的反应是,土耳其国内生产不了这种高压胎,所以不得不增大轮胎尺寸。如果这是二号机,那么还说得过去。但这就是一号机,轮子已经装上去了,不管土耳其国产胎能不能用,都应该与它无关。这种改动只会拖延进度——事实上TFX首飞确实推迟了2个多月。
        2,前轮减震支柱外露长度明显缩短
        因为照片所示状态,不是前架全压缩状态,而是一个正常的停机或滑行状态(对比两张照片的机腹距地面高度)。这么修改的直接后果就是,减震支柱在正常工况下的减震效果要差很多。
        当然,如果对比试飞时的视频,可以看到前架减震支柱最大行程还是跟原来差不多。
        为了这事儿想了很久。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因为换了前轮,为了不作其它太大的改动,而修改了前轮减震支柱的正常伸出长度。但这个无法解释前架改全轮叉以及对研发进度的拖延。
        所以另一种解释是,前轮的更换是结果而非原因。因为材料强度问题,使得TFX必须修改前轮轮叉结构以及缩短前轮减震支柱的正常伸出长度。而由此导致的前架减震效能的下降,则由更换的大直径前轮进行部分弥补。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还需要更多的证据,直到看到TFX主架的变化。
        很明显,TFX主架减震支柱也进行了同样的修改。而且不仅如此,减震支柱外筒直径明显增大,主架支柱拉杆的铰接点也向下移动。这些设计变化,个人能想到的解释就是:材料强度不足。
        这样一看,前架和主架的变化能够互相解释。个人认为,材料强度不足是TFX设计修改的最可能原因。如果这一猜测正确,可以预计的是,TFX的1号原型机必然会出现明显超重的结果——如果起落架这种重要部件都出现强度问题,那么其它大型结构件也很有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接下来就要看2号原型机的变化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TFX战机 原型机 设计分析 材料强度 起落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