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4月18日 16:11
不要羡慕 秒睡其实是一种病:躺下15-30分钟入睡最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秒睡”这一现象,指出快速入睡可能并非好事,而是身体潜在疾病的信号。文章分析了“秒睡”的四大诱因,包括睡眠剥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时,文章强调了“秒睡”的危害,如影响日常生活、加重疾病以及引发不良情绪等。文章建议关注自身睡眠状况,警惕“秒睡”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并及时就医。

😴 **睡眠剥夺:** 长期熬夜、高强度工作和快节奏生活导致身体和大脑过度疲劳,为了弥补睡眠不足,大脑会发出强烈的睡眠信号,从而引发“秒睡”现象,这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种疾病常与肥胖、颈部短粗等因素相关,患者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变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容易困倦,进而可能“秒睡”。

🤕 **发作性睡病:** 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可能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入睡,如走路或吃饭时。入睡速度快,并可能伴有猝倒、睡眠瘫痪和幻觉等症状。

📉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出现乏力、嗜睡和怕冷等症状,患者也可能出现“秒睡”的情况。

4月18日消息,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拥有“秒睡”的能力,只要头挨着枕头,极短时间内就能进入梦乡,令人羡慕不已。

然而在医生看来,“秒睡”其实并不是件好事,正常入睡的时间,应该是躺下后15-30分钟之间,每次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入睡,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的征兆

秒睡的诱发原因比较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睡眠剥夺:长期熬夜、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导致身体和大脑极度疲劳,大脑会发出强烈的睡眠信号,从而出现秒睡的情况。这是身体对睡眠不足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通常与肥胖、颈部短粗等因素有关,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暂停或呼吸变浅的情况,导致睡眠质量差,白天容易感到困倦,可能会出现秒睡现象。

发作性睡病: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会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入睡,如在走路、吃饭、说话时都可能突然进入睡眠状态,且入睡速度很快,还可能伴有猝倒、睡眠瘫痪、幻觉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出现乏力、嗜睡、怕冷等症状,患者也可能出现秒睡的情况。

“秒睡”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影响日常生活,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秒睡,如在驾驶、操作机器时,可能会引发意外事故,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而对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秒睡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因为睡眠质量差会导致身体缺氧,长期缺氧会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此外,频繁出现秒睡现象,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秒睡 睡眠 健康 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