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4月03日 02:37
[清明特刊] 踏破青山锻矿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切缅怀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他的一生致力于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为我国地质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裴院士扎根野外,深入矿区,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体系,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不仅在国内开展研究,还远赴苏丹,为当地矿业开发做出贡献。即使年迈,裴院士仍坚持工作,其科学精神和对地质事业的奉献将永远铭记。

⛏️裴荣富院士自幼受家庭熏陶,立志地质报国,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野外地质工作第一线,开启了他的地质人生。

🌍裴院士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大矿山,深入南岭、华北、长江中下游等重要成矿带开展研究,为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勘查和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60至70年代,裴院士两次远赴苏丹,探明了70余万吨铬矿石工业储量和1530万吨富铁矿,为促进苏丹矿业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裴院士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体系,领衔主编《中国矿床模式》专著,构建了中国矿床研究新范式,成为指导全国矿产勘查的经典理论图谱。

👴即使96岁高龄,裴院士仍坚持每日工作,用长远眼光指导地质成矿研究,为后辈树立了榜样,其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

——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

    ◎本报记者 薛 岩

    您是我国地质学研究的创新者,也是一线矿产勘查的实践先驱。

    就算年纪渐长,您已走上领导岗位,仍然扎根野外,深入矿区勘探调研。2025年1月25日,您走了,化作一块不朽的矿石,永远镶嵌在祖国壮阔的地质图景中。

    出生于旧中国的您,自幼在家庭熏陶下,心中种下了地质报国的种子。大学毕业后,国家百废待兴,亟须发展地质事业,您便一头扎进野外地质工作第一线。您的地质人生也就此启幕。

    您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大矿山进行调研,辗转于南岭、华北、长江中下游等重要成矿带开展成矿规律研究,为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勘查与理论创新提供重要依据。

    20世纪60至70年代,受国家嘱托,您两次远赴苏丹,探明70余万吨铬矿石工业储量和1530万吨富铁矿,为促进苏丹矿业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您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体系,为地质行业架起了勘查与认知的桥梁。您领衔主编《中国矿床模式》专著,开创性构建中国矿床研究新范式,成为指导全国矿产勘查的经典理论图谱。您完成的《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通过验收后,填补了国内外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领域的空白。

    2024年,您已经96岁高龄,每日清晨,您仍会早早起床,到街对面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办公室伏案工作。您说:“用长远眼光搞清楚地质成矿背景,才能为未来找矿提供重要价值。”

    您是中国地质事业的领路人,以毕生坚守为行业立下标杆;您踏遍群山的每一步足迹,至今仍为新一代地质人指明勘探方向。

    如今,您虽已远去,但镌刻在祖国矿脉中的科学精神,我们将永远铭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裴荣富 地质学家 矿产勘查 地质报国 科学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