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10倍成长,反而比2倍更容易
之前在英文世界有本爆火的新书,翻译成中文名叫《10倍增长比2倍增长更容易》。乍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这正是人生弯道超车的秘诀所在。我直接将本书中最核心的一个思想总结给你:作者通过对几十位创业家的访谈以及对商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总结发现,2倍速增长和10倍速增长之间差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大多数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追求的增长就是2倍增长,加班熬夜,渐进式的增长。虽然这也很努力了,但也榨干了你的时间,让你在原来的思维局限里打转,所以结果只会是你榨干了自己但最多也只获得了2倍增长,天花板很低
而当你如果将目标设定为10倍增长,这种目标就会逼迫你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彻底重新思考你人身的策略和行动,从而摆脱低效的习惯和思维模式
比如雷军,他如果继续做手机做得好的话当然能够获得2倍的增长,当当他决定破釜沉舟“压上下半辈子”去造车,包括现在又继续进军AI领域,就是在不断进入10倍增长的轨道
再比如最典型的Space X要将火箭成本降低10倍,就跳出了原本的航天火箭成本计算方式,Elon Musk直接从第一性原理来计算出了Space X组装成本
还有当Netflex的创始人哈斯廷斯在2007年决定砍掉占营收98%的DVD租赁业务,全力进军流媒体的时候,他就是在由2倍速增长切换到10倍速增长…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10倍增长模式就是在强调,打破路径依赖,识别出那个更容易达成目标的关键动作,把给自行车装铃铛的时间放在造火箭上,让付出同样的努力时间,发挥更大的功效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在“熟悉圈”里生活,一直被过往的经验和习惯推动着前进呢?因为在多数人眼里2倍速增长压力更小,他们没有任何动力去改变,甚至也从未想过要突破自己。直到“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被逼的不得不变
而少数人,是在瓶颈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能跳出惯性的禁锢,勇敢地走出自己的高倍增长之路
写到这里想起了我的前老板王兴曾说过一句话,“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出任何令人发指的事情。”
我一直记得一个电影画面,在《绣春刀:修罗战场》的开头,张译饰演的明朝边军从萨尔浒战败的死人堆里被救出来的时候,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的思考: “几万条人命,割草一般就没了,要想不这么死,就得换个活法。”
他想从2倍的活法,切换到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