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 Linkloud 组织的杭州沙龙活动
印象最深的是觐开分享的 Gamma 的故事
Gamma 成立于 2020.11 月
第一个内测版本是 2021.9 月
然后花了一年时间
每周邀请 25 个内测
到 2022.8 月 waitlist 里只有 2000 人
最终留存不到 30 人
产品上痛定思痛
认知到 PPT 领域
协作就是伪需求
2022.8 月还做了一次 PH 打榜
喜得三榜第一
然而数据依旧糟心
留存不足 2%
同时赶上硅谷银行倒闭
差点发不出工资
产品上再次痛定思痛
最后在 2023 年 AI 兴起时
想清楚了产品最有价值的功能是
基于 AI 对话的 PPT 初始化
以及认清楚了导出 PDF 就是最好的协作
产品默默往前越做越好
终于在 2023 年初
一次 Twitter 的产品发布公告
成功引发了黑红效应
开始爆火
之后的故事
就是稳稳的斜率一路往前增长
从几千用户
到了几千万用户
启发:
产品方向很重要
write like a doc
present like a PPT
Gamma 这愿景就没变过
有意思的
killer feature 一直在变
产品方向是创始团队定义的
killer feature 则是用户需求定义的
AI 等技术都是手段
也非常关键
如果没有生成式 AI 在 23 年的崛起
也就没有 Gamma 这故事了
所以问题来了:
Gamma 是 AI native 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