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1月24日
年内或达万亿增量!险资成“最有想象力”的中长期资金,三大卡点堵点亟待打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落地,特别是险资入市备受关注。新规明确,险资将加大A股投资,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春节前先批复500亿。考核方面,将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当年度经营指标权重。此举旨在提高险资A股投资比例,增厚长期收益,并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改善投资者结构。同时,新规也着眼长远,从制度、政策、市场生态等方面进行安排,解决险资入市的痛点问题,如考核短期化、偿付能力约束和会计核算等,为险资长期投资铺平道路。

🎯 险资入市目标明确: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同时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首批500亿春节前批复,明确了险资入市的规模和节奏。

⏱️ 考核周期调整:对公募、商业保险、养老、年金等机构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旨在引导险资进行长期投资,减少短期考核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险资入市意义重大: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加长期价值投资者比重,减少市场短期波动,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也能为险资带来长期收益。

📉 险资入市面临挑战:险资在绩效考核、偿付能力和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限制,导致权益投资比例偏低,新规旨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如通过长周期考核、调整风险因子等方式,鼓励险资进行长期权益投资。


财联社1月24日讯(记者 闫军)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最具确定性的险资最受期待。

根据监管要求,从规模体量上,险资入市一是明确入市目标,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二是清晰入市节奏,将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

在考核周期上,明确提出公募、商业保险、养老、年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

在业内看来,系列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措施发布,既立足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的实际规模和比例的明确指标;又着眼长远,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

入市有利于险资逐步增厚长期收益

入市也是市场与险资的双向奔赴:对于保险行业,通过对商业保险资金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减少短期考核对商业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积极性、稳定性的制约,推动商业保险公司逐步提高A股投资比例,有效增厚长期收益。对于资本市场,商业保险资金规模大、来源稳、久期长,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

在“资产荒”背景下,险资面临较大的投资压力。业内人士指出,商业保险资金负债成本高、期限长,在目前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保险资金利差损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提高A股投资比例,有利于商业保险资金逐步增厚长期收益。

根据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对险资入市提出三大举措:

一是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指标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三是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和资金规模。

“商业保险资金入市能够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加长期价值投资者比重,减少市场短期波动,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长钱”险资每年约有10%新增保费,入市增量可达万亿

众所周知,商业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是典型的长钱。从资金来源来看,商业保险主要依托广大投保人定期缴纳的保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持续性。从偿付周期来看,商业保险的理赔往往发生在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件发生之后,如长期寿险的保障期限可长达几十年,甚至伴随被保险人一生。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引导、市场需求提升、行业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商业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2万亿元,并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

不过,从风险偏好上讲,商业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整体比例不高。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约为25%,但持有A股流通市值(含权益类基金)规模约3.2万亿元,占比仅10%。其中,五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平均为30%,但实际投资A股比例仅约为11%,距离政策比例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按照新规要求,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结合险资的每年10%保费增幅计算,年内入市险资规模或可达万亿规模之多。

险资入市三大卡点堵点还将陆续打通

在保险人士看来,商业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偏低,并非完全是机构意愿,而主要受限于绩效考核、偿付能力、会计核算等方面要求。

一是从考核周期来看,险资绩效考核短期化,长期导向不明。

商业保险行业普遍存在短期考核问题,致使商业保险公司过度追求短期收益,影响长期资金属性发挥。

针对这一问题,监管多次调整险资的考核指标,2023年10月财政部印发专门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当年度考核指标权重仍然较高权益市场短期波动仍会直接影响公司当期业绩表现,导致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降低,难以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二是险资偿付监管偏严格,制约权益投资。

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受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约束,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越高。不过,2021年3月偿付能力新规要求全面穿透计量风险后,保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20年底的246%下降至2024年6月底的196%,各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也不同程度地降档。

此外,偿付能力新规对权益资产超配采取更为严格的限制业务措施,致使保险公司在实际投资中不得不预留较大空间,进一步影响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积极性。事实上,监管做出过优化调整,2023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调降了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等股票的风险因子,但调降范围和幅度较小,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险资会计核算放大利润波动,约束长期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现行会计核算标准,除长期股权投资外,商业保险公司一般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权益类资产进行核算,权益类资产的价格变动会直接体现在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中,导致保险公司权益投资行为趋于保守和短期化。

首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11月,证监会会同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具体由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私募基金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并试点权益法核算。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在权益法核算模式下,投资股票的价格变动不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而是根据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和分红情况进行调整,有利于保险资金坚持长期投资,但该试点目前仍面临资金规模有限、协调成本较高等问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险资入市 长周期考核 A股投资 长期资金
相关文章
上交所召开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座谈会,系统发力推进投保工作
退市制度持续发威,A股市场优胜劣汰氛围渐成
6月一线城市多个楼市纪录被刷新,中证A50ETF易方达(563080)备受关注
研报掘金|中信建投:预计下半年A股市场将呈现先抑后扬走势
天塌了,泡大大减仓开始唱空了雪球头号死多头背叛了所以我从不立什么死多死空的flag尊重基本面尊重图形尊重市场控制好回撤,快乐生活市场行我就看多,市场不行我...
$伊利股份(SH600887)$ 伊利是公认的价值股——这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共识。同时,伊利的PE常年在20倍左右,最近更是只有13,很低,所以,伊利是很便宜的——这也是...
一、大V高位吹票肯定没啥好事,并且还是一天吹很多次的那种①人多的地方不要去。②涨幅十倍以上的票千万别碰。这两条在别的地方可能不好用但在大A是百发百中屡试...
在 A 股市场进行投资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源于其赚钱的概率相对较低。市场中充斥着各种难以预料的“雷”和“黑天鹅”事件,让大多数投资者防不胜防,难以完全...
$北证50(BJ899050)$ 北交所的魅力就是这样,今天大家都顺顺利利吧,凑巧也是种幸运吧,在我生日这天北证开始放量上攻~很惭愧,因为账户里创远前几天发力,今天整...
刚开始炒A股的时候,我觉得十万的本金,一年挣三五万块钱真的太少了,冒着这么大风险,一个月挣一万这都是最基本的。炒A股了一段时间后,同样是十万块,我觉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