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1-05 07:06 上海
我们要专注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配图摄影 by 张辉」
我认为任何时候,对待任何我们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资源的事情上,我们都需要关注「能力提升」。而不要用「业余爱好」、「兴趣」、「随意」等字眼去搪塞我们自己,让我们满足于日复一日的重复,而长期下来能力没有明显提升的状态。这个观点适合于工作本身,也适合于生活中我们花了时间和金钱的事物,无论是某种体育运动(篮球、羽毛球、游泳、网球等)还是某种爱好(画画、摄影、书法等)。
以我熟悉的摄影为例,如果买了相机(很多时候不止一部相机,也不止一个镜头)之后,每次出门就是去随便拍拍,那么获得的成绩大概率是:作品整体很普通,偶尔有一两张照片值得拿出来看看,觉得比较有意思,有味道、有点漂亮,但仅此而已。不稳定,相对于几年前也没有明显的提升。
但是如果要以「拍出好的作品」,甚至是「拍出传世杰作」的目标来牵引自己,那么所要面对的东西就截然不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系统性地去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高级技巧,模仿大师的作品、拆解其成功要素、并尝试拍出类似的照片,加以对比等等。
而且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聚焦,即到底用什么相机,拍什么风格,有什么样的构图、有什么样的色彩、有什么样的光线,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拍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内容、在什么地方拍、在什么时间拍、用什么方式公开展示作品以获得反馈等等细节,都需要关注。这些地方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短期可能看不到回报,但是一旦按照高目标的方向,持续去投入,当能力真正得以提升的时候,拍出来的照片相对于「随便拍拍」会有质的差别。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我就想日常拍拍生活、拍拍家人,为什么要如此认真呢?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很多时候说是「随便拍拍」,但我们却一个一个不断购入、更换相机、镜头,我们每周也会花时间上街拍摄。这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入,并非「随便拍拍」可以解释。
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持续投入资源在这件事上,但另一方面,我们去「拒绝」去花时间去提升能力。每次觉得自己的照片不好看,或者小红书上XX的照片好看的时候,就会去在设备上找理由,让自己有增购、换购新相机的理由。但问题的实质其实不在于设备。相信我,摄影大师用iPhone、华为、小米也能拍出杰作。所以,真正的差距是设备背后的因素带来的,即按下快门的那个人所决定的 —— 他是如何观察光线,如何设计构图,如何调节相机的参数,如何做后期的处理… 这些方面的差异不能用简单的更换设备来解决。
说到底,我们如果长期「爱好摄影」,就应该去持续提升自己的摄影能力。为了真正显著地提升摄影能力,就必须定出高目标。没有高目标,没有提升能力目的刻意努力,那么摄影本身只会沦为一种自我娱乐,除了消磨时间,站在时间的角度看,长期不会有太高的价值。所谓「摄影穷三代」,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其实质是不花精力去提升摄影水平,只会在设备上寻找理由。其实说句老实话,我们现在每个人手上的手机,大概率在摄影能力方面要超过那些已经逝去的摄影大师手上的设备 —— 至少很多厂商的广告词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当然,你会说,我每天拿着相机,对着家人、对着自己拍,记录生活。难道不产生价值吗?当然产生了。我经常说,每一天都有其意义,所以对每一天的记录自有其意义。但这与提升能力根本不矛盾,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摄影技能,那么我们在观察、记录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远远地好于提升能力之前。
我们在质疑「提升能力的价值」的背后,往往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体验到提升能力之后的种种回报和满足,这是最可笑的一面。这与很多人在无法获得财富的时候,对财富嗤之以鼻,予以鄙视,「视金钱为粪土」的态度毫无二致。
相关文章:想职业转型,请迈出第一步
上一篇:想要财务自由,我该选哪条路?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终身职业」?
每个人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就是找到自己的终身职业。一旦我们找到自己的终身事业,在某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为更多人创造价值,并带来一定的收益,我们将会在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充满活力,这应该是一件美好幸福的事情。从上大学起或者更早,我们就应该开始做这样的探索。
那究竟如何找到自己的终身职业呢?今天分享的语音中做了详细的阐述,你也可以结合「以终为始思考三份收入」这篇语音来一起收听。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听完语音之后,要积极行动起来。
「寻找自己的终身职业」是我希望能影响辉友,启发大家改变的核心观点之一。建议所有人都听听这篇语音,相信你将会受益终身。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