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市场回顾 今年指数整体走强。截至11月29日收盘,今年主要指数中,上证指数上涨11.82%,沪深300指数上涨14.15%,深证成指上涨11.41%,创业板指上涨17.59%,上证50指数上涨12.84%。行业方面,非银金融、银行、通信等板块领涨,涨幅分别为34.59%、25.97%、23.40%;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下跌,跌幅分别为-9.29%、-7.80%、-6.90%。 非银、银行板块领涨两市。非银金融方面,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共同发言,提出降准、降存量房贷、研究平准基金等市场支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两市成交量的快速上行,推动证券板块走强;银行板块同样涨幅居前,主要来自于其低估值以及较高的分红率。 通信板块表现较好。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此外,根据三季报数据,通信行业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91.71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8.48%,整体业绩较为稳定增长。 市场资金面回顾 两市成交:截止11月29日,今年资金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上证指数成交额平均为4269.60亿元,深证成指平均成交额为5705.23亿元,两市合计9974.83亿元。与2023年相比,2023年平均两市成交额为8743.95亿元,今年平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4.08%。 两融余额:截止11月2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432.54亿元,较年初的8311.42亿元同比增长13.49%;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812.97亿元,较年初的7526.46亿元同比增长17.09%。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两市融资余额大幅上行。 IPO:截止11月29日,今年共计89家(2023年为313家)公司成功上市(含北交所),募资金额合计580.48亿元(2023年为3565.39亿元),IPO家数与IPO金额较2023年均呈现大幅下滑。 再融资:增发融资方面,截止11月29日,今年A股市场增发共计募资1405.30亿元,较2023年的5789.51亿元下滑75.73%;可转债融资方面,今年A股市场可转债共计募资448.08亿元,较2023年的1405.74亿元下滑68.08% 退市:截止2024年11月29日,今年共计52家上市公司已完成退市,较往年有明显上涨。 2025年主题配置建议 “并购重组”方向: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明显升温,同时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多条政策鼓励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做优做强,建议关注科技类并购重组、资源整合类并购重组、央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新质生产力方向:1.低空经济,今年以来国内多项政策提出要加大低空经济发展,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产业趋势良好,具备一定配置价值;2.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强、充电速度快等特点,应用前景良好,当前国内各大电池企业加速布局;3.无人驾驶,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等,为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空间,当前国内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行业有望迎来“井喷”期。 “低估值”央企:2024年1月,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证监会方面也提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应当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并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在此背景下,“破净”央企存在市值管理需求。关注“破净”且盈利能力稳定的央企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波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