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2月04日
[国 际] 深部脑刺激促进脊髓损伤者康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对大脑外侧下丘脑区域进行深部脑刺激,可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和啮齿动物的行走能力,并促进其康复。研究人员通过3D成像技术发现,外侧下丘脑的神经元在脊髓损伤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以此为靶点进行深部脑刺激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深部脑刺激能改善脊髓损伤小鼠和大鼠的行走能力,以及部分慢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行走能力,并能与康复治疗结合,持续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这项研究表明,深部脑刺激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为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带来希望。

🤔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大脑外侧下丘脑区域的神经元在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

🚀研究团队通过3D成像技术,绘制了脊髓损伤小鼠在康复阶段的脑活动,发现了外侧下丘脑神经元在康复中的作用。

💡对小鼠和大鼠进行外侧下丘脑深部脑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其行走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对两名慢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深部脑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其行走能力在10米和6分钟步行测试中均有所改善。

🤝深部脑刺激与康复治疗相结合,即使关闭刺激,患者的康复效果也能持续保持。

    科技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对一个被称为外侧下丘脑的区域进行深部脑刺激,能改善经受过脊髓损伤的人类和啮齿动物的行走能力并促进其康复。这些发现凸显出未来针对特定脑区使用深部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

    脊髓损伤会破坏大脑和脊髓之间的交流通道,常导致瘫痪或运动功能受损。一些脑区有助于控制行走,但科学家并不清楚哪些区域受到脊髓损伤的影响最大,也不清楚其他脑区是否能支持康复并帮助患者恢复行走。

    瑞士洛桑大学医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联合团队此次使用3D成像技术,绘制了脊髓损伤小鼠在康复阶段的脑活动,以确定在此期间有哪些脑区参与到行走的部分。他们发现外侧下丘脑有一组神经元似乎在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新靶点。团队针对外侧下丘脑进行了深部脑刺激,发现有各种脊髓损伤的小鼠和大鼠的行走能力立即得到了改善。

    随后,团队测试了这种深部脑刺激,是否能改善两名慢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行走能力。结果显示,两名需要依靠辅助设备行走但仍有步态问题的患者,在10米和6分钟的步行测试中行走能力都得到了改善。当与康复治疗结合时,即使关闭深部脑刺激,患者的康复效果仍能持续。

    尽管还需对更多患者进行安全性研究,但目前结果显示,用深部脑刺激激活外侧下丘脑的神经元,有助于恢复一些严重脊髓损伤患者的部分运动能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脊髓损伤 深部脑刺激 外侧下丘脑 康复治疗 神经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