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1月04日
290亿温商尤小平家族,新的资本运作又开始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温商巨头尤小平家族旗下的华峰化学正酝酿新的资本运作。华峰化学计划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华峰集团持有的浙江热塑和华峰集团、尤小平家族成员共同持有的浙江合成100%股权,此举或将推动华峰系聚氨酯业务板块的整合和资产证券化,以期解决关联交易问题。华峰系曾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千亿营收、百亿利润的目标,但目前距离目标仍有差距。华峰化学今年三季度业绩也出现下滑,氨纶和己二酸等主要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盈利承压。本文将深入探讨华峰化学的资本整合计划、尤小平家族的创业历程以及华峰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华峰化学筹划收购浙江热塑和浙江合成股权,推进聚氨酯业务整合**: 华峰化学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华峰集团持有的浙江热塑100%股权,以及华峰集团、尤小平、尤金焕、尤小华共同持有的浙江合成100%股权。浙江热塑主要从事热塑性聚氨酯系列产品、热熔胶等业务,浙江合成则专注于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及销售。此次收购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构成关联交易,华峰集团为华峰化学控股股东,尤小平为实际控制人。此举或将推动华峰系聚氨酯业务板块的整合和资产证券化,此前华峰氨纶曾被定位为整合聚氨酯资产的平台,未来将逐步整合旗下聚氨酯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此次收购也旨在解决华峰化学与浙江热塑、浙江合成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例如2022年和2023年华峰化学与这两家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商品采购、劳务接受和商品销售、劳务提供等关联交易。

📈**华峰系“十四五”目标为千亿营收、百亿利润,但目前距离目标仍有差距**: 华峰系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千亿营收、百亿利润的目标,但2023年其营收仅为542.9亿元,距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华峰集团在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位列第450名,营业收入为542.9亿元。华峰系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华峰化学、华峰超纤和华峰铝业,业务遍及化工、金属、新能源、贸易、物流等领域。华峰化学作为华峰集团旗下市值最大的公司,其业绩也面临挑战。

📉**华峰化学三季度业绩下滑,氨纶和己二酸价格持续走低,盈利承压**: 华峰化学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203.73亿元,同比增加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15亿元,同比增加4.46%。但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环比下滑,氨纶和己二酸等主要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公司盈利承压。氨纶供需偏弱,价格持续下跌,已击破大部分企业的盈亏平衡线,己二酸价格也环比下滑,价差大幅下降,公司盈利水平承压。此外,华峰化学的存货也逐步增长。

👨‍💼**尤小平:温商代表人物,带领华峰系从塑料编织袋到聚氨酯产业**: 尤小平是温商的代表人物,其带领华峰系从塑料编织袋生产企业转型为全国最大的聚氨酯生产企业。他于1991年创办了瑞安市塑料十一厂,即华峰集团的前身。1999年,他打破家族产权封闭结构,成立了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登陆深圳中小板,成为温州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此后,他又将华峰超纤和华峰铝业推上市,形成了华峰系三家上市公司的格局。尤小平家族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以290亿元的财富位列温商第四位。

知名温商尤小平家族,旗下上市公司上演新的资本戏码。

近日,华峰化学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华峰集团持有的浙江热塑100%股权,以及华峰集团、尤小平、尤金焕、尤小华共同持有的浙江合成100%股权。

上述交易对手中,华峰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尤小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尤金焕、尤小华为公司关联自然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958年出生的尤小平,是与正泰集团的南存辉等齐名的温州民营企业代表人物,其在“轻工”经济闻名的温州,独辟蹊径进入“石化”领域,一手打造的华峰系通过自身培植孵化了华峰化学、华峰超纤和华峰铝业三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化工、金属、新能源、贸易、物流资等产业。

2024年,尤小平家族以290亿元的财富上榜胡润百富榜,排在温商第四位。据悉,华峰系提出的“十四五”目标为“千亿营收、百亿利润”,但2023年其营收仅542.9亿元,距离这一目标仍旧遥远。

开启资本整合

近日,华峰化学发布了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华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峰集团”)持有的浙江华峰热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热塑”或“TPU”)100%股权以及华峰集团、尤小平、尤金焕、尤小华共同持有的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合成”)100%股权(下称“本次交易”)。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华峰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尤小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尤金焕、尤小华为公司关联自然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刚刚发布的三季度显示,华峰集团、尤小平、尤小华、尤金焕分别持有华峰化学45.10%、8.03%、6.58%、6.52% 的股份,位列第一至四大股东之位。

天眼查App显示,华峰集团由尤小平持股79.63%,尤金焕持股8.19%,尤小华持股4.89%。

本次收购标的浙江热塑由华峰集团100%持股,主要从事热塑性聚氨酯系列产品、热熔胶系列产品、塑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官网显示,该公司公司现有2个生产厂区,共占地120亩,现有研发、生产、营销及其他各类员工350余人。

浙江合成由华峰集团持股51%,尤小平持股19%,尤金焕持股15%,尤小华持股15%,成立于2008年4月,主要从事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及销售、生物基材料制造及销售等业务,在浙江、广东建有两大生产基地。

根据华峰化学年报,浙江热塑和浙江合成和公司存在着大量关联交易。以2022年和2023年为例,华峰化学向浙江热塑采购商品、接受劳务金额分别为1068.68万元和607.86万元,向浙江热塑出售商品、提供劳务分别为2.68亿元和6.37亿元。

同样,2022年和2023年,华峰化学向浙江合成采购商品、接受劳务金额分别为2353.22万元和2591.3万元,向浙江合成出售商品、提供劳务金额分别为2.8亿元和5.94亿元。

另据华峰化学披露的日常关联交易公告,截至2023年期末,浙江热塑总资产22.33亿元,净资产6.12亿元,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8.98亿元,净利润为1.49亿元;截至去年期末,浙江合成总资产为47.53亿元,净资产为18.69亿元,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19亿元,净利润为2.91亿元。

资料显示,华峰化学原名“华峰氨纶”,公司主业曾以氨纶产品的加工制造、销售为主,2019年公司将华峰集团旗下同属于聚氨酯产业链的华峰新材收购,成为华峰氨纶全资子公司。

彼时各方承诺,华峰氨纶将作为华峰集团整合旗下除超纤外其他聚氨酯产业优质资产的产业一体化发展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资本运营平台,对于华峰集团旗下尚不满足纳入上市公司体系的聚氨酯资产,未来将秉持“成熟一家、纳入一家”原则逐步整合到华峰氨纶体系,实现华峰集团聚氨酯业务板块的资产证券化。

在业内看来,如今趁着并购重组热潮再起,华峰化学此次收购浙江热塑和浙江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关联交易的问题。

温商富豪尤氏家族

作为温州大型民企华峰系的掌门人,尤小平可谓是温商的代表人物。有人称,他在“轻工”支撑经济的温州,开启了民营企业进入高科技大产业的先河。

不过,尤小平的成功并不容易。公开资料显示,尤小平出生于1958年,温州瑞安人。1973年,15岁的尤小平就进入到瑞安的一家毛制品厂工作,一年后作为一名供销员到全国各地跑业务了。

这样的走南闯北中,作为温州人的尤小平潜在的经商意识复苏了。80年代初,在尤小平的建议下,毛制品厂成立了瑞安市塑料七厂生产塑料编织袋,自己也顺利当上了新厂的副厂长。

不过,尤小平还有着更大的抱负,没过多久他从这家集体企业辞职,于1991年投资50万元创办了瑞安市塑料十一厂,主要生产聚丙烯塑料编织袋,这也是华峰集团的前身。

自主创业后,凭着过硬的质量和娴熟的销售手段,尤小平的生意越做越大。至1994年,塑料十一厂年产值达到了1817万元。同年,尤小平对瑞安塑料十一厂进行技术革新,引进了一条聚氨酯鞋用树脂生产线,这家小厂自此开始从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向全国最大的聚氨酯生产企业转型。

两年后,尤小平组建温州华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当年产值1.32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紧接着,1999年,尤小平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成立了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家族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股权结构。

组建起首个股份制公司,这也是尤小平构筑资本版图的起点。2002年8月,华峰氨纶接受上市辅导,开始了上市的步伐。同一时间,尤小平在上海成立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拓展超细纤维聚氨酯材料领域。

2006年8月,华峰氨纶登陆深圳中小板,成为温州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当年的胡润百富榜上,尤小平家族的财富为8.5亿元。

2008年,位于上海金山区的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于2011年2月成功登陆创业板,证券名称为“华峰超纤”,主要从事超细纤维材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9月份,尤小平又将多年前孵化的华峰铝业推上市,至此华峰系拥有了三家上市公司。

在华峰集团的官网上“总目标”一栏写着,截至2025年末,全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出口额超100亿元,净利润超100亿元,新增加1家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化工50强企业榜单。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集团距离“千亿华峰”的目标尚远。9月1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华峰集团以542.9亿元的营业收入上榜,位列第450名。

华峰化学三季度业绩下滑

作为华峰集团旗下市值最大的公司,华峰化学今年三季度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10月25日,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203.73亿元,同比增加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15亿元,同比增加4.46%;扣非净利润19.08亿元,同比增长4.24%。

不过在第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环比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华峰化学实现收入66.2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6.1%和6.5%;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12.9%和40.5%;扣非归母净利4.5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减少13.4%和43.3%。

资料显示,华峰化学主要从事氨纶纤维、聚氨酯原液、己二酸等聚氨酯制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氨纶供需偏弱导致价格持续下跌,当前景气度处于历史底部水平。今年二季度均价约2.73万元/吨,三季度均价继续回落至2.56万元/吨。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整,氨纶价格已击破大部分企业的盈亏平衡线造成行业亏损,位于2020年1月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己二酸方面,开源证券研报认为,进入三季度己二酸的平均价格为8820元/吨,环比下滑9%;主原料纯苯平均价格环比减少5.29%;己二酸平均价差缩窄为1998元/吨,环比继续大幅下降19.70%。

该机构认为,原料纯苯以及产品价格环比下跌,下游“买涨不买跌”心态下,叠加需求羸弱,己二酸价差环比继续大幅下降。己二酸极端低价差下,公司作为己二酸龙头盈利水平大幅承压。

在此情况下,财报显示,华峰化学的存货逐步增长,从去年底的36.21亿元,增加至9月末的40.98亿元。

对于尤小平掌舵下的华峰系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鸿途FLY”,作者:李亦辉,编辑:深海,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峰化学 尤小平 华峰集团 资本整合 聚氨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