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玑 2024-09-30 12:11 上海
早上大A高开,我以为在3230左右会震荡一番,结果突突突就上去了,然后回落,再上去。
1720-1745清了茅台,还有5%卖在1700+,至此,茅台全部清仓。
上周五上交所宕机,最后的35%在今天才成交,无形中多卖了100多,总的比原计划多卖460万+。
对于上周五因故障无法卖出的大部分人来说,这无异于福利,反过来说,对于想买却无法买入的人却是毒打。凡事都有两面。
我个人的习惯,买卖都不喜欢一股脑进出,分批、梯次买进或撤退最佳,可以防止踏空或踩坑,缺点是吃到的涨幅会相对小,但胜在稳健。
因此也就有了“2-3-3-2”操作法。
对于后续想减仓的人,不妨试试,先减仓20%,再看情况决定要不要减仓30%(可以分几步进行,比如10+20%)……
逐步撤退,不要一股脑卖出,这样不仅能把成本弄出来,还能吃到后续潜在的一些涨幅。成本出来后,浮盈放在账面上,涨跌就无所谓了。
看了一下之前茅台卖掉后切换过去的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医药,涨得都不错。
逐步清仓茅台吃涨幅的同时,完成切换,在完成切换的同步吃A股上涨的涨幅,最后落袋为安,而不是一通快进快出的操作风格。
不知道这么说够不够明白,但我多年下来一直是这么操作的,也习惯了。
现在问我还能不能进场?我上周四周五还能回答“有机会”,现在只能回答“不知道”,因为对于后续的行情,已经无法预估。
后续会有多少资金进场,会有多少人进场,全都不清楚,只知道这轮情绪还没有到顶,但能推高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行情来了,最怕老股民,整体偏保守;新股民冲劲大,但最后新股民最容易被套,然后变成老股民,完成一个轮回。
所以能做的,就是看情况不对随时撤退,保持灵活操作的空间,不贪多,克制贪念,适可而止。
茅台切换完成后,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医药这俩我会看行情风向选择落袋为安,预计在国庆节后,具体到时看市场。
沪铜今天7.9的时候,出了10%,不是不看好后市,而是把整体成本压降下来一些,这样空间变大,应对后续的情况也更灵活。
我的风格一向是稳扎稳打,强调灵活性和空间,就像古时打仗的步兵方阵,而不是骑兵。我可不想顺时收获颇丰,逆时栽个人仰马翻。
财富体量到一定程度,会更偏向于求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至于这轮行情,其实我会更注重观察整个社会钱的流向,梳理清楚这一点,很多东西看起来就没那么复杂。
看了一眼帮我媳妇清掉个股转向配置的沪深300和中证500,目前也回血不少。
这种行情,实话说,我心里也没底,哈哈,只能说社会大众对赚钱的欲望实在太强。
我们身在其中,参与的同时,尽可能地给自己留够随时撤退的空间和警觉。
对于财富净值体量到千万元级别的人来说,未来,要做全球多元化配置,不要仅仅持有单一币种的资产。
这样能做到有效对冲和熨平财富波动,在享受美元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能享受国内便利低廉的人力资源、服务和高效。
嘴上都在说美元/美国即将崩溃,可世界不少国家的高层和富豪,都把自己的资产配置成美元资产,子女安置在美国。不要看他们怎么说,要看他们怎么做,毕竟嘴上说得再凶,利益(资产和子女)就是被拿捏的软肋,利益导致行为。什么时候把子女召回,把美元资产移回,我就什么时候相信,在此之前,我是不会信的。
人家那个层面能接触到的信息比我们多多了,跟着他们利益所向,犯错的概率也比较低。
北京和上海昨天出了楼市新政,限购放松了。
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毛毛雨的程度吧,这两个城市的购买力被压制得厉害,随着限购放松,会一点点释放出来,就像挤牙膏一样。
但也不用担心楼市会大涨,时代过去了,很多东西早已经不一样。
就像省商会里的老熟人们,几乎人人都有了第二身份。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