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fengyangdexin,(https://xueqiu.com/7921621100/296785438)
昨天聊了没有隔夜开short的理由,今天早盘看看是不是这么个走势,其实预判就是个技术活,只有你熟悉汪汪队的风格,一切操作都是透明的。按照昨天的预期选了2个标的早盘在更好的位置进场short,考虑窄幅震荡,所以并没有贪多,拿了0.7%即离场,这个阶段比较难估么什么时候抽风,所以落袋速度比收益率更重要。
昨天某个持仓药渣上千w的大v找我秀肌肉,言下之意当然是我对药渣的观点错误,跌到今时今日已经不应该再看空,希望能从逻辑上说服我改变观点。聊了半个小时下来,我发现这大v就一大草包,面上逻辑自洽实则都是自己骗自己,聊下来纯浪费时间。不过关于药渣的观点,确实有必要展开说一说,免得总有朋友对我看衰药渣颇多微词。
药渣我第一次接触是在2022年中,当时之所以发现它就是因为那时候刚刚经历完一轮深蹲,净值够低流动性充足,非常适合做高频日内t。那时的想法也非常简单,一边捡低位的仓位一边做t摊薄成本,等它出现反弹一波收益翻倍。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因为此前已经在2020、2021年用类似的策略在渣券和光fu上赚过两波大的,觉得这种策略简直稳赚不赔,无非就是过程中人心理压力大点。可当我做了2个月药渣到9月初的时候,才发现药渣里面的水太深,远不是之前预期的那样,下跌幅度之大甚至连日内高频做t都填不回来。这个时候才开始审视基本面,这一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基本面根本不匹配估值水平,无论中期还是长期,都必然要为疫情期间的爆炒溢价付出代价。从有这个结论开始,我就清仓了全部底仓,着手研究怎么利用估值重建阶段的趋势赚收益。到当年年底疫情防控彻底放开,我知道药渣算是彻底药丸的节奏,于是开启了融券开short之旅。几乎2023一整年都在做这一类型的单边下跌开short交易,只是受限于当时的融券条件,只能简简单单做做日内,到了去年底终于有了更广的融券票池,才彻底把这个策略扩大到隔夜以及中期交易上来。在这个阶段我几乎天天更新自己的交易过程以及对趋势的预判,当然也是这个时候收获了大量喷子和谩骂。其实来来去去看衰它就以下几个点:
1、疫情时代药渣被严重爆炒,高溢价估值严重透支了未来数年的高增长roe预期,即使能够保证高速roe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消化,而我a向来周期是牛短熊长,一旦周期变更高增速roe无法保持,估值必然尿崩;
2、疫情防控放开后,zc层面开始医保kong费,这类动作无论形式怎样,最终都是服务于一个目的,压缩药的利润率,为负担过重的yi保she保腾挪空间和时间,这个做法对于药企的杀伤力可以参考三条红线对house整个行业的压制,也是因为这一点,老龄化对于药企从利好变成利空;
3、公墓及行业指数ETF高位抱团,低位无法出清,基金份额持续暴涨但管理规模却持续缩水,过去单一靠管理费盈利的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进而歪招频出,转融通成为新的摇钱树,左手接收抄底资金的申购份额,右手转通融借给市场量化及券商自营机构继续砸盘,在下跌趋势里不断走体外循环赚取超额收益,但对于场内的流动性尤其是做多力量是毁灭性打击,因为做short的边际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做多死扛
基于这三点,我对于这个行业的判断就是跌、反复跌、一直跌到估值合理乃至低估。而现在对比基本面的实际情况,依然贵的离谱。很多人喜欢谈历史百分位,其实这指标更像是个安慰自己的娱乐指标,哪怕历史百分位最低也没意义,因为它只代表历史,而未来还是在不断创造中的,基本面没有改观、估值虚高,那它的历史百分位就会持续刷新更低。交易不是玄学,概率才是,押注低位反抽乃至大周期拐点更迭都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它并不是低位也没到拐点。这一点等中报出来,自己算算pe和roe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