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2024年10月01日
每一天都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围绕《长期主义》一书展开,强调管理者和个人都应坚持长期主义。管理者要保证睡眠质量,做出高质量决策;个人在人生重要决策中坚持长期主义,会构成人与人的分水岭。我们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每件事上践行长期主义,并从今天开始做出改变。

管理者应坚持长期主义,把精力用于做对未来有价值的决策,保证充足睡眠以确保决策质量。如贝佐斯坚持‘睡眠优先’,将重要脑力讨论安排在精力好的时间。

个人也是自己人生的管理者,如婚姻、职业等决策对个人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长期主义会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在每一天、每件事上都要坚持长期主义,如知识积累时关注消息质量,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充足睡眠等,这些都有助于做出高质量决策。

我们要从今天开始切换到长期主义,分析时间投入,为未来投资。改变当下做事方式,自己决定命运,如没有空闲就从当下开始改变。

原创 辉哥奇谭 2024-09-30 07:03 上海

人和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别,就是这样一天天、一件件地累积而成。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最近在看杰夫 · 贝佐斯的《长期主义》一书,这本书大家争议比较多的原因在于它很简单,没有什么「料」,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贝佐斯历年来致股东的信,第二部分是贝佐斯若干年的访谈摘录。

这本书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平淡无奇」,因为贝佐斯反复强调的就是长期主义、顾客优先等理念,书中的案例和故事也都是围绕这些理念展开。

而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放眼三年后」一节,其中讲述的居然是贝佐斯的睡眠习惯。

贝佐斯认为,今天Amazon所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源于3年前的决策,而非当下的努力。所以他很在意决策的质量, 他认为高级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是「对少数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而不是每天对于成百上千件小事做决定」。「如果今天能做出三个好的决策,那就足够了,而在这三个决策的质量上,我则要尽心尽力做好」。在「少而关键的决策」上,贝佐斯佩服的人是巴菲特,因为巴菲特强调:「如果一年能做出三个好决策,那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为了保证决策的质量,就得保证睡眠的质量。所以贝佐斯每天的日程安排有一个基本原则:「睡眠优先」,他会起得很早,悠闲地放空。他坦言「悠闲的时间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所以他会很早起床,放空自己,而第一场会议一般安排到早晨10点,任何考验脑力的事情要放在早晨10点的会议精心讨论。而最后一个会议都会在下午5点前结束,因为他此时已经没有任何脑力讨论问题。

贝佐斯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要求自己的高级主管也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扎根于未来而工作,也扎根于未来而生活」。贝佐斯要求,任何直接汇报给他的人,都不应该专注于当下季度。看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睡眠和开会习惯。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如下:

1、 管理者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今天的结果是三年前的决策所致,所以高级管理者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做对三年后有价值的决策。其实任何层面的管理者的主要职责,都是对未来做决策,只不过决策影响的周期和范围不同而已。只要是管理者,都应该在意决策的质量,而非数量。

但我们看到,在高速发展的业务中,很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忙到没时间复盘和思考——这是最勤奋,也最具迷惑性的自杀行为。短期体现不出来,长期的影响非常明显。事实上,几乎所有公司都很忙碌,但只有少数公司能成功。为什么大多数公司既忙碌,又不成功,核心原因一定包含「管理者没有时间复盘和思考」这一条。

为了能持续在少而关键的事情上做出高质量的决策,管理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只有睡眠好、精力好,才能确保每天做出三个正确的决策。从长期看,每天能做三个正确的决策,收益巨大。任何影响睡眠的习惯都是「短期主义」的表现。

创业公司的管理者难免忙碌,但一定要找到适当的空闲,因为忙碌之后的空闲是灵感的温床,是复盘发生的场所,是认知提升的机会。管理者的认知提升是公司和团队的最大福音,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花更少的代价,得到更好的结果。

2、个人也要坚持「长期主义」

我们是自己这家「人生有限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我们的人生主要取决于自己多年前决策的质量,比如与谁结婚、去哪家公司、进入哪个行业、投资哪家公司的股票等等。这些决策之于个人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高级管理者在公司所做出的经营决策。

所以,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长期主义」,就会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

3、我们可以在每一天、每件事上都坚持「长期主义」

虽然长期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关键要事的决策上,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在每一天和每件事上都坚持「长期主义」。

比如,在知识积累方面,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写Memo(备忘录),比如你给朋友发的微信,你给同事发的飞书消息。如果你在意价值、在意沉淀,在发这些消息的时候就会关注它的质量,也就是关注它的长期价值。这样的消息就是Memo,记录下来,持续复盘、深化,就是认知的提升。事实上,正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我才会养成每天把自己在各种IM软件上的关键思考沉淀到flomo中的习惯。

此外,每天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有充足的睡眠等等,都是坚持「长期主义」的表现,因为我们把每天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与长期价值关联在一起。并且,这些习惯也会非常有助于我们每天做出高质量的决策。

4、我们需要从今天开始就切换到「长期主义」

从短期主义切换到长期主义并不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你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就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上面。只要我们肯改变,那么每一天、每件事都是契机。立刻改变当下做事的方式,立刻改变度过今天的方式,可能没有立刻的影响和回报,但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其实,一直以来最困扰我们的事情,答案往往只能在今天,只能在当下这件事上。

很多人表面上赞同「长期主义」这四个字,但是落到具体行动上,他会说「我今天很忙,哪里来的时间去休息,更没有时间思考和学习。等以后闲下来再说」。但对于一个习惯忙碌的人而言,哪里会有空闲的时间?

所以,我们只有两种命运:一种是持续陷于忙碌不可自拔;另一种是在今天、在当下,在这件事上就做出改变。我们是自己命运大船的船长,除非我们自己愿意立刻改变航向,不会有任何外力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们可以今天就分析一下自己最近每天的时间投入,看看有多少是在为未来投资,有多少是当下应急。一个明智的船长,应该有更多的时间为未来投资,因为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有足够的精力思考和判断何谓正确的方向。

《长期主义》一书的精华就是「长期主义」四个字,如何从Day ONE就坚持长期主义,如何在每一天坚持「长期主义」,如何在每件事上坚持「长期主义」。人和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别,就是这样一天天、一件件地累积而成。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

身处当今社会,有三点只要注意到,日子就不会差(而且会越过越好),这三点分别是:回归常识,坚持自我,着眼长期。

第一、信息泛滥但常识缺失,回归常识就有超额收益;

第二、大众流行但自我缺失,只要能探索自己,坚持自己就会被最终认可;

第三、速成备受瞩目,但长期耐心不足,只要能坚持长期主义,就一定能超越竞争。

相关文章:长期主义更需要短期正向反馈

上一篇:30多岁有特殊意义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理解与实践以终为始?

「长期主义」其实就是高效能认识七个习惯中所说的「以终为始」。我自20年前第一次接触到「以终为始」这一法宝,就深受其益。在最难的感情、工作、人生选择上,在环顾四周没有任何人(包含家人、朋友、同事、同学)能帮我的时候,我用「以终为始」这件思想武器,找到了答案,做出了选择。所以我特别感谢「以终为始」,也特别愿意在各种场合分享自己对以终为始的理解。

这篇语音中,我会分享自己是如何理解「以终为始」,如何在人生大事和日常生活中实践「以终为始」。这次约40分钟的分享,是一次完整的总结。请所有受困于当下、但对未来抱有希望,所有正处于人生抉择路口的朋友务必听一下。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期主义 管理者 个人 决策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