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9月25日
改变你的管理风格——让“成效”替代“效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如何让管理者及普通职场人提升工作成效,强调成效的重要性,介绍了相关技巧及理念,如注重成效而非效率、做好时间管理、分清轻重缓急等。

🎯成效的重要性:工作成效取决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也适用于生活。对于知识工作者,其产出应以结果衡量,组织应更注重成效。

⏰时间管理的关键:通过‘思考—计划—行动’框架,做好时间追踪、果断决策、整合时间等,时间管理是取得成果的关键技能。

📋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考虑重要事情,成为组织智慧的汇聚者,果断行动,培养‘执行者’,关注最终目标,以结果说话。

👥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有成效的工作需要团队配合,管理者要懂得下放任务,让团队成员成为各自层级的‘管理者’和‘执行者’。

很多管理者的终极目标是想要成为行业的头部精英,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成为项目的中流砥柱。但这一切又该如何做到呢?

从事管理工作,你的价值并非取决于权利有多大,行程有多满,而是工作成效有多高。是的,是成效(effectiveness)而非效率(efficiency)。“成效”指其所做的事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结果,能否通过决策和行动推动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

做事有成效是一种通用技能,它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也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帮助你显著提升成果。所以,是时候改变你的行事风格了——让“成效”替代“效率”。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发明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用它来代指那些具备和应用专门知识从事生产工作,而非应用体力从事生产工作的人。

在现代公司中,知识工作者的比例正在增高,他们的工作性质与体力工作者不同:对于体力工作者而言,“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为重要;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思考/想”本身就是工作。它不易被量化,但人们可以看到其影响和结果。

因此,知识工作的产出有时候很难以数量或成本进行衡量,但是可以以其产出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对于那些依赖知识工作者的组织来说,应该更加注重成效。

例如,你带领的团队可能有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快速交付一个项目,但如果你做不好客户实际需求的验证,那么即使交付速度再快,项目也可能因为方向错误而失败。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彼得·德鲁克就主张,成效并非与生俱来,但学起来也并不难。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其中的技巧。

时间是关键

“思考—计划—行动”这个三步框架简单却强大,能够带来显著的成果。制定正确的计划很重要,但在任何计划实施之前,都需要对当前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而“行动”是我们产生影响的手段。

时间不仅是资产,更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必须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确定优先级,选择那些最具价值的活动。你要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来识别问题和机遇,从而改善业务。而这种思维的运用,需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深思熟虑。

因此,时间管理才是帮助你取得成果的关键技能。

生活与工作的忙碌很容易让人陷入“只顾眼前,不想未来”的无脑模式,“思考—计划—行动”只剩下最后的“行动”。但正如前面所说,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思考至关重要,它才是一切重要成功的基础。

很多人只知道埋头做事,从不思考大局。而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为自己腾出时间进行思考——思考怎样以更优的方式做事,需要有创新和战略性的思维,并启动对业务有深远影响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要想更好地管理时间,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1.追踪时间的去向

这并不难,但必须持之以恒。查看你的日程表,坚持每天写日志,记录你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一周结束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是哪些活动在消耗着你最宝贵的资源。

2.果断决策,开始夺回你的时间

找到那些浪费你的时间的活动后,你需要开始有意找回时间。你还需要腾出“专注时段”,用来思考组织或项目成功所需的要素,并开始着手处理这些事情。

3.整合时间

如果你的日程表细细碎碎、杂乱无章,那么有时“夺回时间”也无济于事。任何有意义的工作都至少需要你连续1.5小时的无干扰时间。在这1.5小时内,你需要排除所有互动或干扰。因此,你要调整自己的日程安排,为自己留出足够的专注时段。手机静音,不刷社交媒体,也不休息。准备好一切所需,然后全身心投入工作。

当然,你不一定非要用满1.5小时,你需要的是有成效。

分清轻重缓急

挤出时间来了,然后呢?在这有限的时间段里,你真正能完成的事情其实也是有限的,所以,最好确保做的都是真正重要的事。你要优先考虑需要你关注的事情,并思考哪些事情可以委托他人去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

大多数时候,需要你去做的事情也数不胜数。因此,重要的还是要弄清楚到底哪些才是“正确的事”。那么如何弄清楚?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成为组织智慧的汇聚者

管理者并不需要全知全能,更重要的是汇聚集体的智慧,并据此采取行动。你需要找出哪些知识和智慧是你真正需要的,并且哪些能为你所用。

诸如“我们需要做什么?”“什么对公司最有利?”“客户真正需要什么?”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能让我们集思广益,进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大多数最出色的管理者都具备一种能力:他们能在会议中提炼出所有关键见解,并最终做出精准的总结,为团队指明方向,确保所有人步调一致。这才是管理者需要培养的技能,包括积极倾听、逻辑推理等。

果断行动

“执行者”有两个选择:做或不做。而半途而废比选择错误的方案更灾难。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最终选择不采取行动,也应该是出于考虑之后的主动选择,并且需要做适当的沟通,说明背后缘由。

培养“执行者”

要处理最紧要的事务,同时也要确保其他事务得到妥善处理。为了高效利用时间,避免被各种紧急情况牵扯,你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比如培养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使他们也成为各自层级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不懂得下放任务委派他人处理,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团队。有成效的工作需要团队的配合。

关注最终目标

在大型企业中,人们很容易陷入内部流程等事项之中,忘记了真正的评判来自外部——产品好不好,能不能解决客户的需求,客户说了算。

要从最终目标倒推。成效是通过结果来衡量的。真正思考想要的是哪些成果,才能帮助你更好地设定指标,进而让团队齐心协力去达成。要向外看,不要只顾着看里面。

提高成效不仅事关工作,也会给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对于管理者而言,工作并不全以努力作为衡量标准,所以不要只懂得埋头努力,习惯一切要以结果说话。理解了这一点,你看待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如何让“成效”替代“效率”?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还有更多来自彼得·德鲁克的思考和建议,以下是部分精彩观点,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不论职位的高低,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就必须力求卓有成效。

我们只有通过改进工作的手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而不应该寄望于人的能力突然提高。

这三个步骤,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

要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管理者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选择。

—— 彼得·德鲁克

其实,提高工作成效并非只对管理者重要,上述技巧同样适用于普通职场人。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掌握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展现你的潜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新晋的管理者,这些技巧将帮助你更有效地管理团队,提升团队的整体表现。无论你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这些原则都能帮助你提升工作成效,实现个人目标与价值。成效不是某个职位的专利,而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和实现的职业素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杉汇”(ID:Sequoiacap),作者:洪杉,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工作成效 时间管理 团队配合 管理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