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斯托伯的天空,(https://xueqiu.com/9493911686/304732906)
高周转时代的房子都要谨慎购买,比如18.19.20这几年开工的,踩坑概率比较高,尤其是小户型刚需。我想起一个事,18年房地产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们去考察一个预售项目。那个售楼部修得非常豪气,入口挑高9米、装修金碧辉煌的,中间放了一个巨大的琉璃吊顶。前台和售楼小姐一个个跟小明星一样。跟项目总聊天,得知他们搞这个售楼处(其实就是小区入户大堂)花了3000万。他说该花钱的地方得花,比如这些面子工程,该省的地方得省,比如……。钢筋混凝土的潜规则我计提不赘述了,随便找个土木老哥问问就行。我说说其他的,比如绿化,有时候对外宣称40%,但实际只有25%,这里面“学问”就比较大,比如把各种原本不是绿化带的地方种点草,摆一些便宜的绿植,还有个计算方法的问题。然后女儿墙少个几公分(或者上下做两种材料),护栏少几公分。还有楼顶的房檐,正常该用石材,他们就用的塑料,过几年就坏了,到时候玩重新修,但这玩意儿大家摸不到看不懂,买的时候也没人在意这些。还有把几棵树合在一起装大树的技术,我实在没搞明白怎么操作。还有一些地面本身应该采用防水材料,但都用的极其廉价的材料。这样就把3000万省出来了,给“消费者”看得高大上档次,最后还是买房子的买单,多的都给出去。
你说还有监理?监理的问题吧,那还是找问土木老哥吧。
还有个灰空间的利用,是那会儿开发商们一个很大的盈利点。
实际上,这两年销售困难,但这两年开始建的房屋,质量开始变得真正好起来了了。房屋这种商品,是消费者越挑,做得越好的。因为它不属于必需品,是在大部分生存生活需求后的一种消费(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