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2024年09月16日
债牛叠加红利行情,险企“投资端”终于迎来回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上半年,5家上市险企归母净利超去年九成,投资表现推动净利增长,资产端回温,各险企策略不同。

🎯2024年上半年5家上市险企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增长,中国人寿规模增速领先,中国太保盈利增速领先。投资表现是推动净利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上半年保险资产端回温,收益增长三成左右。

💪在利率下行与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上市险企投资端承压已久。部分险企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曾面临投资收益下滑等问题,但也有险企通过调整策略实现收益增长,如新华保险增持股票成为投资端‘最大赢家’。

🌟新‘国九条’发布后,红利资产受关注,增配权益资产的险企总投资收益提升。同时,险企也重视固收类资产,如中国人保增持固收资产,虽投资收益下滑,但净投资收益率仍领跑同业。

⚠️投资端整体增长的同时,市场对险资前景持保留态度,认为红利资产与‘债牛’增长空间有限,未来险企如何持续保证投资收益、促成资产负债匹配受市场关注。

仅2024年上半年,A股5家上市险企已超过去年全年9成的归母净利。

5家险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7万亿元、归母净利1717.99亿元,同比增幅为7.41%、12.55%。

中国人寿(601628.SH)规模增速领先,营收增长23.27%;中国太保(601601.SH)盈利增速领先,净利增长37.09%。

投资表现是推动净利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

上半年,承压已久的保险资产端终于回温,5家上市险企收益增长3成左右。

长端利率走低与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回温受益于“债牛”与红利资产增长。

一方面,“债牛”推动基本面回升。

上市险企资产配置均遵循资负匹配原则,在固收“打底”基础上寻找权益类资产阶段性配置机会。

在利率下行推动的“债牛”下,险企普遍配置比例较高的长期利率债等固收资产有较好收益,叠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基本面集体回升。

另一方面,权益类资产成为胜负关键。

新“国九条”发布后,红利资产迎来长期估值重塑。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增配高息股等权益类资产的中国太保、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平安(601318.SH)3家公司均实现20%以上的收益增幅。

3家机构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净投资收益率,可见投资资产价差、公允价值变动等方面有较好表现。

剩余2家公司中,中国人寿因会计准则切换、数据暂不具备可比性;

增配固收类资产的中国人保(601319.SH)投资收益则同比下滑7.69%至290.64亿元、净投资收益率高于总投资收益率。

回暖乍现

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背景下,上市险企投资端承压已久。

会计准则切换的2023年,各关键投资指标中,仅中国平安(601318.SH)总投资收益率同比小幅上升0.6个百分点;剩余4家险企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业绩欠佳的原因多种多样。

中国人寿在2022年权益市场回撤时布局过于积极。

无奈次年低位震荡持续,权益组合形成的价差亏损导致投资收益阶段性承压,总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1.26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证券买卖亏损113.11亿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20.93亿元。

即便有股息分红比例提升近40%的高息股加持,总投资收益依旧下滑28.3%。

增持股票的新华保险业绩波动被切换的会计准则进一步放大。

采用新准则后,新华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综合收益)的股票占整体股票投资比例较低,以致业绩波动较其他险企更明显,总投资收益率仅为1.8%。

2024年一季度,压力仍未消失。

5家险企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投资收益总计亏损22.79亿元,仅中国人寿、中国人保2家险企投资端实现盈利。

多家险企高管在一季度发布会上强调资产负债管理、呼吁市场“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人保资产的时任总裁(已调任国寿)的黄本尧表示,人保将提高投资端账户精细管理水平,积极支持长期国债、地方政府债发行,缩小资负久期缺口。

该策略在业绩中有所体现。

上半年整体,人保固收类资产占比增加2.8个百分点至67.3%,定期存款、国债及政府债占比提升2.2个、5.2个百分点。

权益类资产占比下滑2.3个百分点至19.2%,基金、股票占比下滑1.8个、0.3个百分点。

不过投资端整体出现小幅下滑,年化净、总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0.6个、0.8个百分点。

同在一季度末,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表示,公司坚定看好A股及H股资本市场,尤其是高分红、高票息类,同时还将投入新基建另类投资。

上半年,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均偏向增配权益资产,股票投资占比分别提升2.1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至10%、9%与6.4%。

增持股票显著的新华保险,成为了投资端“最大赢家”,以4.8%的总投资收益率领先5家上市险企。

不同策略之下,各险企表现虽有分化,但整体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已增长3成左右。

对2023年起投资端持续承压的险资而言,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在投资回温推动下,5家险企上半年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的9成。

红利、债牛驱动

分析上半年业绩时,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将固收、权益分别喻为压舱石、胜负石。

若参照投资收益变化,以高息股为代表的权益资产似乎是胜负关键。

新“国九条”发布后,权益投资中的红利资产广受关注,偏向增配权益资产的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均有提升。

一方面,险资在低利率环境下可选标的有限,高息股的稳定分红与险资长期稳定收益需求相符。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即表示,A股估值处于市场低位、有长期配置价值。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公司将保持红利资产配置。“利率下行压力下,高分红股票价值长期存在”。

另一方面,已经历会计准则切换的上市险企更早感知到偏长期、偏配置投资理念重要性,也更青睐有望计入FVOCI平滑业绩的红利资产。

只是胜负石发挥重要性,不代表压舱石失去价值。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年内上市险企对固收类资产同样有较大调整。

以总投资收益率领跑的新华保险为例。

固收资产中,定存、债券,投资资产同比增加4.7%、4.8%;减持信托与债权投资计划,降幅达24.9%、19%。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公司持有高息债券品种较多,“这使我们的固收组合获得了抵御利差损风险的较好基础。”

增持固收资产的中国人保也有较好表现。

虽是5家险企中唯一投资收益下滑的公司,但人保投资收益率并不落后。

4.1%的净投资收益率仍领跑同业;3.8% 的总投资收益率仅低于新华保险。

业绩向好来自“债牛”助推。

去年10月起,债市持续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由今年年初的2.57%降至6月末的2.21%。

利率债正是中国人保上半年的配置重点。

固收方面,定存占比增长2.2个百分点至7.9%、国债及政府债占比增长5.2个百分点至21.1%,金融债、企业债比重则有下降。

才智伟表示,增配固收资产,旨在拉升周期。“我们把握了利率高点配置窗口,加大对成熟期国债、地方债配置力度,有助缩小支付两端的短期缺口。”

才智伟还表示,公司公开市场的权益资产配置在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将在策略上更好把握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当期收益与长期收益、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等关系。

不过投资端整体增长同时,亦有市场声音对险资前景持保留态度,主张红利资产与“债牛”增长空间有限。

例如,红利资产行情已至中后期,7月份上证、中证红利指数已回吐年内大部分涨幅;“债牛”亦可能在央行收紧资金面打压债市情绪后降温。

变化是常态。对未来险企如何持续保证投资收益、促成资产负债匹配,市场仍在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市险企 投资收益 资产配置 红利资产 债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