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最帅船长,(https://xueqiu.com/8085656362/304288013)
先看出口,数据上看非常亮眼,量价齐升,而且仅仅是开始。还有一点,船这个数据是一家独大内外几乎垄断,不像排名二三的家电和集成电路多家瓜分。从消息面看,不光是出口数据,今年的新增订单也在领跑。所以这每月更新的出口数据到了明年乃至后年会亮瞎眼。

关于韩工会闹罢工,其实5月份韩部分企业就已经发放了人均2W多的奖金,目前工人的诉求是涨工资,而韩国造船业的平均月薪在3~4万RMB,已经是很不错的薪水,这样都还要闹那估计是我孤陋寡闻,也许发达国家消费水平确实太高。目前罢工是工会联合所有企业,4~5小时部分岗位,看似温柔,其实杀伤力还是不小,如果我是船东,下单时肯定会有顾虑,你的价格不低,还用了那么多外籍劳工质量到底能不能保证,你没事还搞个罢工,我的船能准时交付吗,你看隔壁大哥便宜不说质量也没问题,关键效率还提升了,好多船都提前交付,我干嘛不优先考虑他?所以韩船面临的是内忧外患,形势严峻。
现在讲本文核心,大船重组前,客户订单陆续提前交付的消息不断,重组后船台利用率更会拉到爆,目前还在想2~3年交付一艘船的人该醒醒了,你的理解已经完全滞后。去年底开始中船登西的平均造船速度已经提前90天,63500吨散货更是创造8个月交付的纪录,黄埔文冲10万吨级干散货平均交期只有12个月,85000吨国家能源号只用了11个月交船,提前了16个月,显然低附加值船型交期已经拉到爆,高附加值的沪东中华的单船周期也不差,去年就已经刷到17个月,所以你的思想还停留在24和36吗?将来重组带来的船台利用率提升更会将制造周期缩短到极致,效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产出增加,平均成本降低,大船毛利率因此将得到提高。大家预计的本轮船周期到2028,从今年接单情况看,部分船型订单已经排队到2029年,但以目前船舶建造速度,周期高潮会比我们预计的更快更早。我预计船的利润高潮提前到2026年底,股价高潮提前到2026年初。

至于空空们说的什么船舶重组是利空,什么重组很早就有,重组当天暴跌资金提前跑了,船舶股价太贵,已经涨完周期了,甚者号召大家投反对票,,,我笑了半天,可乐人了,股市评论区精彩绝伦,人和人的认知差别是可以超越人和牲畜的,相差真的可以这么大,大家当乐子看看即可不必跟他解释争论,有容乃大,有分歧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