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9月10日
看到有人反思水晶苍蝇拍净值巨亏的帖子,结论是要拥抱极致定价权的股票如长江DL等。感觉结论完全是错的。因为长江DL啥都有,就是没有定价权。同样也适用于高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宏观预期改变后,估值体系核心从定价权转为有效需求,分析了不同行业在思维转变后的表现及原因,强调周期转换非永久,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宏观因素对股市的影响。

🎯成长思维时,定价权是核心,关注供给端;衰退思维时,有效需求是核心,关注需求端是否过剩,产品能否卖出,企业供给端增量及提价变得相对不重要。

💡在成长思维向衰退思维转变后,估值体系发生变化。乐观预期时的估值体系(如PE25合理)在悲观预期时,合理中枢下移(如PE15合理),因此估值体系要保守。

📈以白酒和公共事业股为例,解释了在思维转变后,市场对不同行业有效需求的判断及对其股价的影响。白酒虽有定价权和供给端量增,但市场认为其有效需求不足而股价下跌;公共事业股虽无定价权且供给放量有限,但因其行政定价确保盈利稳定性,市场认为其有效需求没问题而股价上涨。

🌐周期转换并非永久,A股资金博弈性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宏观因素,很少有人能准确把握宏观及周期转换情况,不应根据宏观炒股。

来源:雪球App,作者: 此生无白,(https://xueqiu.com/1748778292/304123600)

看到有人反思水晶苍蝇拍净值巨亏的帖子,结论是要拥抱极致定价权的股票如长江DL等。
感觉结论完全是错的。因为长江DL啥都有,就是没有定价权。同样也适用于高速,运营商等公共事业。
恰好最近看到一些券商知名人士也在谈衰退预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宏观预期发生了改变,以前是成长思维,大家都在交易成长。现在是衰退思维,大家在交易衰退。
这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否还能稳定估值。能算过账的才能估值,如公共事业这类就能估值,即使贵了也能涨。不能算过账的就不能估值,如消费等就跌跌不休,即使已经便宜了也要跌。
怎么判断是否能算过来账。关键就是判断你的有效需求。
成长思维时,定价权是核心,因为这时候认为优质企业的需求端不是问题,更关注供给端的情况。
衰退思维时,有效需求是核心。认为需求会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供给端能增量,能提价似乎不重要了。需求端不出问题的才牛。
简单说,思维转变后,估值体系的核心从定价权转换到了有效需求。

这带来的影响之二是如何给估值,颠覆了原有乐观预期时的估值体系(比如说PE25合理)。在悲观预期时,估值体系合理中枢也发生了下移(比如说PE15合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师总结说估值体系要保守。原因就是在没办法把握宏观的情况下,一刀切用悲观体系估值体系,错过了至少不亏钱。而周期下,悲观预期总有一天会来。

理解了这2点之后,再看待现在的情况就比较好理解。
以白酒为例,白酒有定价权吗,有。供给端有量增吗。有。一个能量增价升的行业,为什么跌破合理估值也照样跌。就是市场认为你的有效需求不足。
公共事业股有定价权吗,没有。能供给放量吗,很多也不能。那为什么还能涨。因为市场认为你有效需求没问题。
这个原因是公共事业的定价都是行政定价,都比实际价格偏低。相当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长协价。在成长周期时,这种行政许可回报率让公共事业股周期成长周期很鸡肋。但是在衰退周期,他的行政定价确保了这种盈利稳定性。
其实如果真的衰退,这类行业的需求也是在减少的,但是大资金认为因为市场价和许可价的价差,有效需求并没有减少。这让这类资产有了类债的属性。

周期转换是永久的吗。显然不是。尤其当很多知名人士都在宣传这种观点时更要警惕。回想一下2021年时券商,基金这些人在大肆宣传什么。
理解他们和散户的立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错了,能套住基民的钱稳收管理费。散户看错了,血汗钱就没了。
同时,A股资金的博弈性很强,在成长时,博弈微观。在衰退时,就博弈宏观。但是宏观也受到更大的力量影响而转换,这就是周期。
所以成功的投资者都会强调,不要根据宏观炒股。也是因为很少有人能把握住这些宏观,周期转换的情况。理性的认知只能让我们理解发展的非线性,但理解非线性的路径是不太可能的。
#此生无白的思考随笔#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定价权 有效需求 估值体系 周期转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