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在土地拍卖中,坚持认为7000元的楼面价过低,导致土地流拍。一年后,该县被迫找国企接手,最终亏损严重,不得不退回土地。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土地拍卖中,应理性评估市场情况,避免盲目追求高价,最终导致政府和企业双输的局面。
😨 某县在2020年进行土地拍卖时,坚持认为70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过低,拒绝出售一块位置偏僻的土地。当时该县新房价格在1.3万至1.5万元/平方米之间。
😨 由于该县坚持不卖地,导致开发商大面积爆雷,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一年后,该县被迫找国企接手这块土地。
😨 国企接手后进行调研发现,即使以亏损10万元/套的价格出售房屋也难以售出。最终,国企不得不求助于土地局,将土地退回,放弃土地出让金。
😨 该事件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土地拍卖中,应理性评估市场情况,避免盲目追求高价。过高的土地出让金会加重开发商的成本负担,最终导致项目亏损,甚至流拍。
😨 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及时调整土地出让策略,避免因土地出让价格过高而导致的市场泡沫和风险。
来源:雪球App,作者: 合肥小鳄鱼,(https://xueqiu.com/9426610747/303917731)
三年之前,某县卖一个位置很差的土地,在县城里面都算位置很差的土地,土拍的时候,楼面价多少,将近7000。(当时对应新房房价1.3万 至1.5万。)
然后某县说7000这个价格太低了,我们不能贱卖土地。就这么流拍了。
然后,开发商大面积爆雷,某县坚持了一年不卖地,后来扛不住了,某县找一个国企,求这个国企拿了这块地,国企拿地之后再调研,发现一套房亏个十万都卖不掉。
于是他们又去求土地局,说当时的土地出让金我们不要了,我们借给你们,只要能把这块地退掉就行。
国企求了很长时间,这块地才退掉。
现在楼面价7000,二线城市土地随便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