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等目标,到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并强调强化乡村中医药服务
🎯《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便捷获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个人负担可承受,健康生活方式普及,重大疾病危害等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为乡村发展奠定健康基础。
🌿强化乡村中医药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力求全部乡镇卫生院设中医馆、配中医医师,80%以上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全面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及适宜技术推广。
📋推进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加强中医药签约人员配置,提高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可及性和覆盖面,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格隆汇9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可承受;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指导意见》提出,强化乡村中医药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力争实现全部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面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推进普遍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加强中医药签约人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