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不允许创作者违规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遵守规矩的人吃的是自己的亏,不遵守规矩的人吃掉的是平台的利益。
在平台、用户、创作者这个稳定的三角关系里,平台通过算法把利润控制的死死的。
用户看似获取了免费的内容,实际上是出卖自己的时间,来给平台冲日活、用户量,大把大把的用户,就是平台最大的资产。
通过这个资产,平台又吸引来创作者免费的打工。
不需要付钱,让一大堆内容创作者在算法里内卷,不停创新、不停内卷。
遵守平台的规矩有用吗?
实际上是没有用的,平台会真心实意为你解决掉爆款被抄袭的问题吗?平台会真心实意的让你靠商单和店铺赚到钱吗?
不会,平台只在意这个案例能否圈更多的人加入这场内容的游戏,只会在意自己的指标有没有上涨。
所以某种意义上,小红书那篇文章里,我认为文科的解法是对的,那套电商的、数据化的逻辑,只会不停加剧创作者的内卷。
一个平台的leader如果只剩下理性来解题,那么最后得到的只是越来越多试图跳过规则的人、逃离平台的人。
最终吃亏的,是整个平台的生态。
理性的极端,就是禁锢,是牢笼。
感性,是创造,是开放。
大概,也是小红书真正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