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这一举措旨在为应届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慢就业”现象。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放宽,不再审核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情况。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布通知,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应聘者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这意味着,即使应届生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缴纳了社保,依然可以享受应届生的相关待遇,参加应届生专设岗位的招聘。
🎉 应届生身份在就业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国企及事业编单位的岗位招聘不断向应届生倾斜,应届生身份在重点企业招聘中也备受青睐。应届生身份的放宽,将为更多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缓解“慢就业”和“就业焦虑”问题。
🎉 政府部门和头部企业在应届生身份认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浙江“省考”已率先将应届生身份认定放宽至毕业两年内,一些互联网巨头也放开了对应届生毕业年限的要求,例如腾讯和阿里巴巴将校招对象的毕业时间放宽至毕业两年内。
🎉 应届生身份放宽,有利于促进人才流动和社会发展。应届生身份的放宽,将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职业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招揽更多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流动和社会发展。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和关怀。这一举措将为应届生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就业环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职业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毕业时间来判断人才是否具备工作能力已经不再适用,更需要综合考虑人才的潜力和素质。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将为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高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应届生身份的放宽,将为更多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缓解“慢就业”和“就业焦虑”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将为未来人才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应届生身份的放宽,将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职业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促进人才发展和社会进步。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应届生身份的放宽,将为企业招揽更多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流动和社会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调整,将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积极的动力。应届生身份的放宽,将为毕业生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就业环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职业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积极的动力。
近日,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 对于担心失去应届生身份,选择“脱产考公考编”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利好消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为保障这一群体就业,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国企及事业编单位的岗位招聘不断向应届生倾斜。以浙江为例,近三年“省考”中,均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招录职务计划,专门面向高校应届生。 应届生身份在重点企业招聘中,同样被高看一眼。无论是国企、世界500强企业还是互联网大厂,基本上有校园招聘,且只面向应届生。对于应届生求职来说,参加校园招聘是最优选择,也是进入一些名企的高效方式。 然而对应届生的身份认定,不同省份、不同单位存在不同的标准,用人单位、毕业生、社会上对应届生身份的理解和把握不尽相同。有的以毕业时间为限制,也有以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记录来判断。 一般来说,应届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后,社保的缴纳记录就证明其已落实工作单位,档案和组织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部分岗位有着“交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等不成文规定。 由于应届生身份“金贵”,造成部分学生就业上的谨慎。随着考公考编热升温,不少应届生宁愿缓就业、慢就业,以报考应届生专设岗位,甚至选择主动延毕。 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已经达到19.1%;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2.8%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延毕是希望保留应届生身份。 本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助力的应届生身份,不应成为就业的顾虑。社会各界呼吁延长应届生“保质期”的声音时有出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就曾建议,优化应届生身份定义,缓解“慢就业”,“无论是否签订过劳动合同或缴纳过社保,均属于应届毕业生身份,在重新就业时享受应届生相关待遇。” 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头部企业能起到关键引导作用。2021年浙江“省考”为了拓宽选人渠道,就明确2019年、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报考身份要求为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 今年7月,山东省发文明确,在事业单位招聘中,不再审核应聘者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贵州、广西、湖南等省份也相继发布类似通知,放宽了应届生的认定标准。 一些互联网巨头也放开了对应届生毕业年限的要求。比如腾讯2025校园招聘中,就将校招对象的毕业时间放宽至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之间;阿里巴巴的淘天集团2025届校招对象,也放宽到2023年11月至2025年10月期间毕业的毕业生。湖南等多个省份调整政策:缴了社保也可以是应届生!_就业_身份_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