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8月02日
我,第一次见“班味”这么浓的高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当下加班现象严重的情况,包括京沪高铁上的加班场景、年轻人频繁加班、工作时间不断增长的现状及原因,还提到了应对加班的一些措施。

🚄京沪高铁成加班场所,旅客在列车上仍忙于工作,网友纷纷吐槽。

💼年轻人加班频繁,95后常加班到深夜,求职者面临单休且待遇不佳的困境。

📈工作时间不断增长,加班现象愈演愈烈,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员工为保就业只能接受加班。

🤔应对加班可采取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向上管理等措施,如学习时间管理技巧、运用提效工具,合理评估工作任务、与老板沟通等。

你知道全世界班味最浓的是什么地方吗?

网友@韬哥在walking告诉你,不是办公室,不是格子间,而是19:00-23:30的京沪高铁,不愧是全国路权TOP的列车,在这里,会让你感觉自己还身处办公室里。抬头瞧瞧身边的旅客,有疯狂码文档的、有领导手把手指导改PPT的、有排排坐对齐颗粒度的、有戴着蓝牙耳机在那回应:”好的好的,我改完就发您“......

看看网友们的吐槽:

·南奴北调,这是在八百里加急运送奴隶啊。

·早上是孙总,下午是孙子,上午在北京犯的错,4个小时后就能在上海挨上骂。

·牛马专列,有幸坐过几次,整个车厢全是僻里啪啦敲电脑,没有熊孩子的纯静音车厢。

·建议列车再配个打印机,扫码付款打印,放在小推车上叫卖:“让一让,自助打印,一元一张!”新时代了,我们要把传统的列车叫卖改成——瓜子花生打印机!

·小时候在电视剧里看到这种场景感觉好高端,让我好羡慕,结果梦想成真后,才知道这是牛马的生活!

现在加班已经卷到如此疯狂的地步了吗?

是的。

01 谁的职场不加班?

前几天和几位大厂95后一起工作了两天,连着两天加班到夜里12点,几位年轻人依旧精神抖擞,他们告诉我,加班到12点,这对于他们是常事,他们有时候还加班到凌晨2、3点呢。

我们这里的工作完成了,第二天是周六,我美美地睡了个懒觉,而他们一大早就出发,乘高铁奔赴下一个地点,让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幸亏我早生几年,不用和年轻人拼加班。

想起前几天的一个热搜“网友吐槽部分公司招聘要求单休,‘大小周’ 成最大让步”。

那是求职者阿伟向新黄河记者吐槽自己的面试经历:“面试了7家互联网企业的采购岗,无一例外都是单休。“

阿伟曾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辞职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找工作。

起初,阿伟对拿到互联网企业的offer充满信心,直到发现所有适配岗位都变成了单休。他退了一步,想着即便是不能双休,也可以在薪酬待遇方面有所体现。可没想到,企业的“内卷”早已将矛头同步对准了求职者:“想要offer,工作时间和待遇肯定要听安排”。

阿伟说,在面试期间,每当他向HR问及休息时间时,都会被怼两句,可以做出让步的,底线也仅限于“大小周”。有一家公司的HR甚至直言,如果想吃互联网这碗饭,不要考虑单休和双休的问题。

现在的社畜真是太难了,其实还有很多打工人被困在隐形加班里,被工作群绑架,24小时待命,连996都不如。

02 每周工作时间越来越长

随着时代变迁,当代年轻职场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变大,工作时间也随之增长。猎聘在2021年做过一个调研,76.71%的90后职场人日常经常加班。

就加班时长来看,90后职场人加班时长在“1-3小时”的占比超9成,其次为“3小时以上”,占比5.83%;“1小时以内”的占比为3.68%。

从官方数据来看,近年来职场人工作时长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

2015年以来,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下称“周平均工时”)逐步上涨,2023年的49小时周平均工时为近二十年新高。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缓解,甚至有进一步上扬的趋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周平均工时为48.6小时,为近6年同期次高,比2019年同期上涨2.9小时,超过“六天八小时”工作制。此外,今年1月、2月以及5月的周平均工时均为最近6年同期新高。

为什么加班现象愈演愈烈?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认为,近几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压力,需要借降低运营成本来换取一定的市场空间。其中,降低劳动力成本即是降低运营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企业可以选择裁员或者延长员工加班时长。同时,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已经传导至微观个人,员工为了持续就业只能选择接受加班。

03 加班困境下打工人如何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曾发布过全球首份关于长时间工作对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仅2016年一年中,全球有 74.5 万人死于长时间工作(≥55 小时/周)。平均每分钟,就有近 1.5 个人,因为加班而死亡。

据这份报告调查,与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相比,长时间工作(≥55小时/周)的人患中风的风险估计增加35%,死于 缺血性心脏病 的风险增加17%。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表示每周自己的工作时长都会超过55小时。

在当前加班文化日益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作为个体似乎难以对抗这一普遍现象,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尽管网络上不乏有00后整顿职场,倡导“学会拒绝是成年人的必修课”,但现实中大多数打工人仍然难以对加班说“不”。但为减少加班,我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常被忽视却极为有效的小措施,比如:

1)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

如果一份工作必须要做,那就高效去完成它。

日剧《我,准时下班》里的东山在工作时就是认真又高效,确保每天18:00准时下班。她的小窍门是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把重要任务写在小便签纸上,一条条贴在电脑边,完成一项撕掉一张,在工作中全神贯注进入心流状态,极致高效才不用加班。

此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并运用一些提效工具,像很多日常繁琐的事务——写邮件、周报、写会议纪要、做述职报告等完全可以交给AI这个“超级助理”。

职场新人Susan就是在写会议纪要时被领导赏识的。她在开会的时候利用某AI实时语音转文字同时智能总结要点的功能,一边开会,一边将与会人员的发言用AI转成文字并总结要点,所以刚开完会2小时后,她就把写好的会议纪要放到了领导的桌上,而且写作水平相当不错,让领导惊叹。

每位打工人都应该学点时间管理技巧、提高效率的工具、优化你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时间,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任务,减少加班。

可仍有不少人担心,我效率高了,万一领导鞭打快牛,给我布置更多的工作怎么办?还要做到第二点。

2)做好向上管理,管理老板的预期

对于老板布置的超挑战的任务,如果你全盘接受,那就等着加班吧,还让领导对你产生过高的期望,可要是最后工作未能按期完成,领导对你的失望就会越大,对你的印象也发生改观,觉得你是个不靠谱的人。

小张的做法是,对老板布置的任务实事求是进行评估,一旦发现与老板预期存在较大偏差,他一定会对自己的新目标说明原因,有理有据说服老板,降低他的期望值。

此外,小张还经常去找老板汇报工作,而这些沟通很多时候是见缝插针,在电梯里遇到,在食堂吃饭时说几句……非正式沟通效果还不错。

因为经常沟通,老板十分了解小张的进度,特别放心他的工作。所以他的工作张弛有度,不再需要“领导不走我不走”表演加班。

在加班成了常态的当下,希望每一位打工人都能保护好自己,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更希望胖东来那种职场上一股清流的老板越来越多。“不要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加班”,愿你早日找到这样的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聘”(ID:liepinwang),作者:霍辉,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加班现象 工作压力 应对措施 职场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