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29日
冰淇淋里下“猛药”,38元也能卖断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中药餐饮”风潮席卷而来,从茶饮到面包,再到冰淇淋,越来越多的商家将中药元素融入产品,以满足年轻人的“朋克养生”需求。但“中药餐饮”真的能带来健康吗?这股热潮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商机和风险?

😄 中药元素融入餐饮,满足年轻人的“朋克养生”需求:从茶饮到面包,再到冰淇淋,商家们不断将中药元素融入产品,以迎合年轻人的养生需求。例如,如仁堂推出朋克养生咖啡,青楠·五味茶主打“药食同源”的养生茶饮,药食坊主打养生欧包等。这些产品虽然不一定有显著的健康功效,但能满足年轻人对健康和情绪的追求,提供一种“朋克养生”的体验。

🤔 “中药餐饮”热潮背后的商机与风险:虽然“中药餐饮”风靡一时,但商家入局需谨慎。这股热潮背后既存在着商机,也隐藏着风险。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朋克养生”的需求旺盛,为“中药餐饮”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养生系产品作为非刚需产品,复购率往往不高,需要商家不断上新和提升运营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足。

😔 “中药餐饮”的“伪需求”:年轻人对“中药餐饮”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伪需求”,即假性养生。他们希望通过一些中药元素来缓解焦虑,寻求心理安慰,而不是真正追求健康功效。这种“朋克养生”的理念,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以及对传统养生文化的重新解读。

🥺 “中药餐饮”的未来:虽然“中药餐饮”前景可观,但商家需要明确自身定位,避免盲目跟风。未来,商家需要不断创新,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产品,并注重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才能在“中药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

🤨 商家入局需谨慎:虽然“中药餐饮”风很大,但商家需要谨慎入局,避免盲目跟风。例如,2023年下半年兴起的养生奶茶热潮,就有人跟风加盟,最终因热度褪去而亏损。商家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才能在“中药餐饮”市场中取得成功。

冰淇淋里下“猛料”,“中药餐饮”频频整花活

冰淇淋又有新花活了。

近日,一家名叫忠曜堂的冰淇淋店推出了“中药冰淇淋”,不光有你旧印象中的龟苓膏、西瓜霜,还下了点“猛药”。

店开在魔都上海,走中式风格,门口一匾,书“忠曜堂”三字,进店后一整面墙做成了中式药柜的样式,跟走进了一家药铺似的。店里主打的是新中式冰淇淋,常规款是姜汁红糖、竹香茉莉,不常规的有川贝枇杷膏、五黑茶、八仙果。

38元双拼的冰淇淋常常卖断货,非常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公司下午茶选择了这家新开业的店,在养生和放肆之间反复横跳。”

“笑死了,川贝枇杷,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咳嗽的日子。”

“龙参茉莉清柠有淡淡的参味,一下子觉得被晒到发晕的暑气退了不少。”

如今“中药风”越吹越流行,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遥想当年,餐饮人最多加加鲍鱼、花胶,走走轻养生路线。

后来,如椿风一类的茶饮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养生茶饮:看着就很绿的青汁刮油水,主打刮油脂,切中减脂需求;“酒瓶”里装人参,便是一杯上好的熬夜大补水;还有夏日解暑的绿豆汤,秋日润燥的小吊梨汤……

年轻人们蹦最High的迪,熬最长的夜,养最酷的生。

随后,中药老字号加入“战局”,如同仁堂开卖朋克养生咖啡,主打一个“咖啡配枸杞,明天能早起。”来,咱咖啡里加点黑枸杞,明目,减少眼疲劳;加点藏红花,补补气、祛暗沉。

来北京,咱可以看看白塔,喝喝白塔寺药店耀咖啡的养生特饮,如洛神乌梅饮和雪梨汤饮。

2023年下半年,养生餐饮进一步升温,越来越多的新茶饮品牌出现,资本开始押注,枸杞咖啡也出现在越来越多茶饮品牌的菜单上。

如青楠·五味茶,在云南、浙江绍兴等地开出了六七家店,门口摆着肉桂、大枣、莲子等食材,柜台写着“药食同源”、“应季养生”几个大字,非常显眼。

咱喝的有了,吃的自然也不能差,这不,养生面包也来了!“走,咱去医院吃面包去!”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楼,就有一家主打养生欧包的“药食坊”。主打麦冬清润吐司、阿胶软欧包、黄芪养生包、荷叶消暑包、当归罗汉果吐司等多款养生系列。

开在郑州的仲景生活,招牌有枸杞豆浆芋泥面包、青稞0蔗糖面包、黑枸杞板栗面包等。黑枸杞、当归、黄芪和阿胶,越来越多的药材加入到面包中,激发着年轻人的尝鲜欲望。

“吃完这面包,身心都健康了”,越来越多的面包店开始加点“料”,迎合年轻人的养生需求。从茶饮到面包,再到冰淇淋,中药养生风吹了一季又一季,吹火了一个个新品牌,也激活一个个老品类。

不求疗效,但求心安!年轻人的养生需求越来越旺盛了

夜深人静,灯火通明的写字楼,你,正在加班。突然,一根头发醒目地出现在桌子上,你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内心却波涛汹涌。

加班越加越久,头发越来越少,脸色越来越差,焦虑越积越多,养生迫在眉睫!

在刚刚过去的中伏首日(7月25日),美团发布了《夏季养生健康指数报告》,脆皮年轻人开始狂买枸杞、陈皮、山药、芡实、莲子,“药食同源”类产品的下单用户中,51%为90后,11%为00后,38%为80后及其他。

年轻消费者正成为养生军团的新势能,强势突起。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无数安放的健康焦虑,正催生无数个财富神话。电商平台上的黑芝麻丸,动不动就大卖10w+,茶饮店里的人参水,在每日上午异常畅销,“我这打工人的命,就靠这参吊着了”……

中药咖啡、中药茶饮、中药面包,一波又一波热潮流行,但总伴随着质疑声,真有疗效吗?真能养生吗?中式冰淇淋,从养生理念来讲,本身就是相悖的。

其实从产品层面来讲,黑枸杞、陈皮、人参等,可能只是产品的点缀或噱头,像养生面包,“就一正常面包的口味,也吃不出啥中药味”。年轻人想要获得的,并不啥立竿见影的疗效,而是一种补偿心理。

年轻人的养生,本就是朋克且狂野的,啤酒加枸杞,可乐添党参,熬夜敷面膜,蹦迪穿护膝……他们的养生需求,其实是一种“伪需求”,也就是假性养生。

中药餐饮所提供的,其实也是情绪价值的一种,不求疗效,只求心安。

别盲目更风,有人开店赔了30万

虽然“中药餐饮”风很大,面包、奶茶、冰淇淋,品类越来越广,虽然年轻人大为追捧,在社交媒体上,一投小石子,就能激起千层浪。

但入局还是要谨慎,认知需清晰。

像2023年下半年兴起的养生奶茶热潮,就有人跟风加盟,加盟费+房租+设备,七七八八加起来快30万了,但店开起来了,前期营销跟得上,销量还行,热度褪去后,生意惨淡,熬不过半年,就结束营业,二手设备匆匆转手。

一次热血的投资与新鲜的教训,价值二三十万。

毕竟,这是一个略微小众且正在成长期的赛道。喜欢追逐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今天爱上这儿,明天又可能爱上那儿。养生系产品作为非刚需产品,往往不会有太高的复购率,往往需要更频繁的上新和扎实的运营能力。

“养生”开路,热力开场,但前路漫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作者:蔡大柒,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药餐饮 朋克养生 养生 健康 餐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