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和空窗期已经成为不少人所面临的问题,许多人在这个时期都会感到焦虑。
今年年初,赛赛遭遇裁员,在3个月空窗期中,她写下了80篇失业日记,以记录自己的心情。
我们邀请了@赛赛 同学,来分享她的经历。
我被裁的时候距离春节还有5天,得知这个消息在意料之内,而且拿了合理的n+1赔偿,这对于本就想离职的我来说,算是个好消息。
回家好好过了个年,之前上班很少能在家里过节,一直待到元宵节过后才回北京。
2月底回北京后,我渐渐被焦虑情绪包围,打开手机全都是铺天盖地的“裁员”“就业难”等信息,我开始狂投简历,意识到这段失业的时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为了避免无所事事,我决定开始日更#我的失业日记#。
连载失业日记的目的主要有4个:
一是为了避免在找工作期间无所事事胡思乱想,给自己找个事做;
二是这样的经历虽然痛苦且难熬,但也会有一些开心的事,我想要把这期间的情绪和事件记录下来;
三是当成睡前自我开解的心理疏导手段,与自己对话;
四比较功利,既然这段时间没事做,那不妨达成一个《连载失业日记XX天》的小成就,总要做点什么,才不算白白浪费时间。
没想到,从2024年2月28日至5月17日,失业日记连载了整整80篇后,我终于收到了offer,没有大喜过望,只有如释重负。
空窗期,不可能不焦虑
在朋友眼中,我还算是一个乐观的人,但也从刚开始的“顺其自然找工作呗”、“踏踏实实休息几天”、“工作不满意绝不将就”变成后来的“我是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了”、“要么就差不多找个活得了”、“想回老家”……
这期间我跟好多朋友聊天,态度从开始的乐观和不在乎逐渐变成了焦虑和自我反思,说的多了,也能察觉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工作的跟我吐槽工作的烦恼,没工作的互相打击抱怨反倒加重焦虑。大家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奋力挣扎,没有谁能真的解决你的问题。
工作肯定会有的,这点我毫不怀疑,焦虑的是不知道这段空窗期到底会持续多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并结束这段无所事事的时光。
每天都会投递简历,收到心仪公司的回复当天就会很开心,面试后没后续心情就又会down到谷底,有时候面试感觉还不错,可后续收到的却是“不好意思,我们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
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我把这些情绪都写在了日记里。等待未知结果的心情非常忐忑,尤其是对于一个掌控性极强的J人来说,超出计划之外的事情变得不受控制,很容易就变得焦虑。
所以我也会安慰自己,开始假想这是上天故意给我的机会,体验过另一种gap的人生,过一种我计划外不敢尝试的人生。不用去挤早晚高峰,不用发愁加班,不操心完不成的KPI,不担心领导的PUA……
我发现了除工作外的美好
失业日记从一开始记录每日的求职进展,面试总结和反馈,到后来慢慢增加失业期间某天外出的所见所闻,还有由于不用上班导致的或快乐或焦虑的反复情绪和思考……
如果不是这些失业日记,我也想象不到为逃避求职焦虑,我竟做过这么多的努力。
(1)见朋友,避免独处
我跟同样在空窗期的前同事出去逛北京的各个小众公园,去拍花,去看老人带小孩,去体验“公园20分钟理论”,去探索不知名胡同里的咖啡馆……
和关系还不错的前合作方约饭聊日常,在除了工作之外的圈子,我重新接触了好多曾经不太联系的人,建立了更为亲密的联系。
和室友的关系也随着这次被裁意外地亲密了很多,说起来也很好笑,如果不是被裁,我就不会在家里没事找事折腾电视,捣鼓好了大半年没用过的电视投屏,我俩躺沙发上一起看《热辣滚烫》痛哭流涕,一起看《不够善良的我们》谈彼此的原生家庭和择偶观……
两个人的交流和关系也随着窝在沙发看电视的举动愈发紧密。
在这么久的北漂生涯中,第一次感觉有了琐碎且珍贵的生活气息。
(2)用写作疗愈自己
失业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坚持写失业日记,只要今天还没写,就根本没办法踏实睡觉,有时候困得睁不开眼想放弃,但想想坚持了那么久,不忍心断更,干脆“写100字就结束”的念头支撑着我继续开始写,一旦动笔,思绪就全部调动,不写完就结束不了。
间歇性踌躇满志,间歇性自我打击,甚至有好多不敢向他人示弱的想法,都通过文字传递出来。
慢慢的我甚至学会利用焦虑,把很多负面情绪当做素材,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后来我知道,原来还有一个词叫做“写作疗愈”,而我就在践行这个理念。
(3)焦虑失眠时,我从书籍中汲取力量
白天其实还好,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晚上失眠的时候,其实更难挨。
后面我开始读一些治愈类的心理书籍或听书,强制转移注意力,避免胡思乱想持续内耗。
感受最深的是半夜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到他痛恨双腿不能动祈求一些玄学好运的时候,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那种无奈和可怜,甚至会难过得哭出声。他说人的结果都是注定的,迟早要面对死神,活着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会不公平,但死亡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改变不了结果,那就想办法在活着的过程中做些手脚,让过程能有更多的花样。这一生要怎么过,自己说了算。
在生死面前,失业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问题,只要还能活着,就能创造出无数种活法。我很庆幸在每一个无助和迷茫的夜晚,能读懂史铁生的地坛。
(4)学一些阿Q精神来自我安慰
掌握一些阿Q精神还是很有用的,特别焦虑的时候,我也会安慰自己:每个英雄的养成都是从走出舒适区迎接未知的挑战开始的,上天一定要是交给我什么艰巨的任务,所以来磨练我的意志,对,我现在经历的一切,都会是迎接未来生活挑战的养料。
我一向相信“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从我开始写失业日记,到我找到工作,这3个月我写了80篇失业日记。一篇日记平均700字,80篇累计也得五六万字!再次证明“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完成日更失业日记80篇的小成就,坚持就是胜利!
●解锁了好多个北京小众公园和咖啡馆,体验了把工作日逛公园的乐趣;
●和父母沟通变多,不再故作坚强,当个偶尔会示弱的女儿;
●重新和不常联系的朋友沟通,关系也变得亲密;
●不逃避问题,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生活方向;
●收获了好多善良网友的鼓励和点赞;
●当然,还收到了这篇稿件的邀约。
我找到了工作,回到了“正常”轨道
5月17日,失业3个多月后,我的生活回到了“正常”轨道,拿到了一个还不错的offer。
以下是一些我找工作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每天投递简历,但不要一整天关注招聘软件
刚开始我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招聘软件中,不断刷新岗位,投递简历,并随时查看是否得到反馈,有时候收到一条“不合适”的反馈,或者一整天没有一条回复,整个心态就会很失落。但后来慢慢控制自己,集中在一天的固定时间段内投递30个岗位,到此为止,有回复就看,没回复先不关注。
(2)想了解结果就主动问,别干等回复
面试前经常会加hr的微信,面试时可以问下结果何时会出,到时间可以主动问一下,有些hr会告知你不合适的原因,方便下次面试同类岗位时继续优化调整。
(3)有面试机会就争取,别自己先主动放弃
新入职的工作一开始没想面试的,感觉岗位不合适,是否会被拉过去完成KPI,但后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就当刷面试经验,结果出乎意料地通过,有些岗位通知面试,招聘方也是要付出时间成本的,他们也是在挑选合适的候选人,别浪费机会。
(4)常用语多设置几条,针对不同岗位发不同消息
招聘软件都可以设置常用语,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优势简单总结成常用语,碰到合适的岗位也可以随手发,让筛选简历的人第一时间对你有了解,不要用冷冰冰、千篇一律的打招呼。
(5)调整心态,修改好简历并投递,耐心等待反馈
焦虑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当下就业难并非个人的问题,而且,找工作这事也需要一点运气,在这份运气到来之前,我们需要尽量调整心态,做好能做的事情,耐心等待。
总的来说,这段失业空窗3个多月的经历教会了我应对不确定性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很辛苦,但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还有无数个跟我一样面临失业烦恼的打工人,我不能轻飘飘地说一句:“别焦虑,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也知道,人在焦虑的时候,旁人再多的安慰都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但请你坚强,请你不要放弃,等待机会到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聘”(ID:liepinwang),作者:赛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