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黑龙_杭州,(https://xueqiu.com/4078753602/298353885)
方向,逻辑、低估简单记录近期在雪球和微信群看到或研究讨论的一些感受。
方向:有些朋友喜欢判断方向、板块、主线等,研究和讨论的个股,经常跟随市场热度而变化。
比如5月份的时候,看好铜、铝、制冷剂等的声音就特别多,各种理由论证行情的合理性,行业供需数据信手拈来,常用的表述是“只要XX价格稳住,就是暴利”,“这行业的底层逻辑变了,供给受限,未来需求如何好如何好。”
但是,这种同质化的大宗,不仅商品价格总是周期循环,其股价绝大部分时间都运行在预期层面,除了判断周期,还有各种预期博弈,投资获利异常复杂,因此,方向的判断上一定要有前瞻性,如果已经后知后觉,最好还是回避。
逻辑:投资逻辑很重要,但前提是市场未充分认知或演绎过。
如果一个逻辑已经市场大部分投资人认可,这时候就要从估值和股东回报上找到安全边际,否则很可能就会一次一次地踩雷。
有感于今天看到有大V谈“逻辑兑现中”。
低估:施洛斯或格雷厄姆学派,喜欢找低估的印钞机。
拉静态数据,找到低估烟蒂,下功夫研究。
比如前阵子的静态很便宜的港股煤炭,从资源储量、可采年限、净资产等论证便宜程度,从供需两端、行业格局、长协补库等论证煤价短期不会跌破某个价位区间。
但是,我们分析研究第一要定性清楚,第二要抬头看路。煤炭肯定是明显的周期大宗品,供给侧改革能改变周期长度或高度,但不会改变其周期属性,前两年创纪录的煤价高位和盈利高峰,必然带来对应的周期下行。再抬头看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力,未来5~10年需求端是有非常大问题的,量价齐跌有可能是方向。
小结:
前瞻性的时代方向,未被充分认知演绎的逻辑,可持续业绩的低估,这是我们研究寻找的目标。
当然,有这些还不够,最好未来1~2年的绝对估值能算过账,股东回报有行动或预期。
光低估是不够的,还要便宜的够久;
光有前景是不够的,最好触摸可及或变化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