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聪明的硬币,(https://xueqiu.com/2586453030/298234415)
重磅发声!!!出路已找到,曙光将重现。
昨天,“2024年中国与全球经济论坛”正式举行,几位“大佬”同时发声:
1.吴晓求:中国经济问题不在生产要素上,而是在信心和预期上。
2.高培勇:当前只有居民和企业预期稳定信心增强,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才可随之化解。
解读:二者的意思是一致,建立信心,扭转预期,已不是“精准调控”所能解决,需要改革。
3.杨瑞龙:本轮经济复苏关键是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向资产负债表扩张转变。
解读:这是强调信心是否恢复,预期是否改变的度量标准,不是信心喊话,而是资产负债表扩张。
4.刘元春:欧美成功控制通胀的关键是预期管理,行动迅速而不是犹犹豫豫。
解读:校长的意思似乎是要解决问题,必须果断,挤牙膏式行动往往会错失最佳窗口期。
5.毛振华提出, “减10万亿基建支出,增10万亿消费补贴,是重启中国经济复苏的关健”。
解读:这是直接支招,效果肯定好,关健是怎么补贴的问题,最好是直接发钱。
6.摩根士丹利邢自强则相对乐观,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整基本接近尾声。
解读:外资投行有讨巧的意思,如果经济不能有效恢复,房地产难言底。
股票投资与经济的中长期前景高度相关,也与中美名义GDP的对比关系高度相关,这将影响全球资本的判断与配置,从而对股票定价产生根本影响。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A3000点魔咒困境。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