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回顾了中国工业化的艰难历程,指出在全面封锁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土地和资产国有化,引进苏联初级设备起步,依靠自力更生发展全产业链,最终实现技术全面引进和工业化发展。强调国土大小对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肯定。
🏭 在全面封锁的背景下,中国选择土地和资产国有化,为工业化奠定基础。这一决策使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自主掌握发展节奏。
🚀 利用苏联全套初级设备,中国工业化有了起步的机会。这一阶段,中国依靠自力更生,逐步建立起全产业链。
🔧 国土大小对工业化至关重要。中国的广阔国土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和资源优势,使得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成为可能。
🌉 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全面引进技术,使中国各行各业都有研发人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这一过程证明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来源:雪球App,作者: 单缥烟,(https://xueqiu.com/2799158966/298214848)
$上证指数(SH000001)$ 经过百年耻辱!工业化全面失败,总结出:不没收外国资本永远完不成工业化。建国之初,土地国有化,资产国有化,也就是必然的选择,当然就直面对方的全面封锁。然后利用这个机会引进苏联全套初级设备,也就是有了一个起步的机会。正因为面对全面封锁,才有了全产业链,正因为买不到,才全部自己造,然后因为国大地博勉强累积了一些资本引进高相对没有高级的设备,稍微技术含量高的不会卖,要是肯卖可能就直接放弃了,直接买了

有了盈余才可以提供长期的研发。注意这个条件,小国是没机会的。中国现在可能需要进口矿产,但那个时候能卖的东西就多多了。国土大小很重要,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后面全面引进技术,才有了发展的基础。因为能造所有东西,各行各业都有研发人员,有相应的公司和市场。改开后面的事就筒单了,提供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降价增市场规模。但是就这个全世界范围内,很少看到,看来全世界都是草台班子。
有幸见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