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经下》里有一句是“必热,说在顿”。这里的“必热”是“火不热”,顿是“睹”,见也。
意思是说——
目中所见者,火之光,不见其热也。(你用眼睛,只能看到火的光亮,却看不到火的热度。)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固化了,是不是也如同只用眼睛这一个感官感受世界的动物呢?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为了看到更多种不同的可能性,还是为了验证已有的正确?
墨子的思想是超出当下这个时代的。
那么,当思想不匹配现实的时候,该要如何削足适履?何为足,何为履?
是把古人的思想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还是对抗现实,做一个坚定的墨家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