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文章讲述了一起因停车引发的邻里冲突,从口角升级到肢体暴力,并详细描述了报警、就医、派出所调解以及对方在调解过程中的恶劣态度和言语威胁。事件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车辆被砸威胁)、以及调解过程中的不配合与二次伤害。作者在经历此事后,表达了对对方行为的愤慨以及对后续处理方式的困惑与寻求建议。
🚗 停车纠纷升级为肢体冲突:作者的车被邻居认为阻碍了其停车,引发邻居酒后辱骂,并进而对作者母亲进行人身攻击,导致其母亲右脸软组织挫伤。这表明简单的邻里小摩擦,在特定情绪和环境下,可能迅速升级为严重的肢体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 报警就医与证据固定:作者在母亲被打后,及时采取了就医和报警措施,并通过医院的检查结果(右脸软组织挫伤)和派出所调取的监控录像,为后续的处理固定了关键证据。这是面对此类事件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步骤。
⚖️ 调解过程中的阻碍与恶劣态度:在派出所的调解过程中,对方起初不承认打人行为,在出示视频证据后才勉强承认。更令人气愤的是,对方及其亲属在调解现场不仅出言不逊,指责受害者“化妆”,还在离开调解室后进行语言威胁。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调解的初衷,也反映了其缺乏基本的尊重和诚信。
❓ 寻求法律途径与搬家建议:面对对方持续的恶劣态度和人身威胁,作者考虑是否应直接申请拘留对方,并考虑搬家以远离“垃圾人”。这体现了作者在经历不公待遇后,对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的思考。
📉 调解结果与情绪处理:尽管要求了赔偿,但对方的态度让作者最终放弃了金钱要求。调解的失败和对方的持续威胁,给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其中也折射出在处理邻里纠纷时,除了法律程序,情绪的安抚和沟通方式同样重要,但对方显然在这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隔壁家请了一帮人吃饭,酒足饭饱后凌晨12点左右,因为我的车放在门口(没有占到他们家去),他就和朋友各种破口大骂,他说上次他的电车就是我移到路中间去的,下次他还停这就砸烂去。我妈准备关店门睡觉了,气不过就出去理论了几句,后面他(青壮年男,未婚)和他的亲戚朋友好几人就对我妈破口大骂,用手指指指点点到胸口和额头去,最后冲过来打了我妈右脸一拳,我妈中拳后倒地。我妈告诉我后,我就及时带我妈去到医院并报警,得到检查结果后(右脸软组织挫伤),派出所巡警就带我们到派出所里要询问笔录,要了摄像头录下的打人视频,跟我们说要么和解要么拘留几天,最好能和解,要是拘留的话怕激化矛盾。我们也听从了民警的意见,昨天下午四点钟到派出所调解,前面他和他姑丈(老支书)和他老爸不认可打人,派出所出示视频后才认可,我们要求道歉并且赔偿8800元,他们出去外面一个多钟后,带了5个亲戚(3个亲戚开口)到派出所当场辱骂,说老妈把脸化妆得那么红吗这种话语,我们就说不要钱了,离开调解室准备离开派出所时,他们还在派出所大院直接语言威胁打我们。这种人态度恶劣,是不是直接给派出所拘了,然后搬家远离垃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