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习惯,先赞后看,年入百万啊~】文/徒步君 编辑/一禾 美美
港股创新药是2025年一大热门投资主线之一,年初以来部分创新药ETF涨幅更是接近100%。
6月初调整时,我说港股创新药没有到顶并加了仓,有同学有不同意见说:到顶了,你这不是右侧加仓,你这是追高——后来创新药继续上涨近30%,行情证明我的判断更加准确。
数据来源:Wind,徒步君定龙骑牛,2025.8.12
但近期港股创新药持续调整,一些问题又常被问及,今次一起聊聊。
数据来源:Wind,徒步君定龙骑牛,2025.8.12
一、为什么说没见顶?
因为创新药的核心逻辑并没有破坏,产业趋势支撑长期行情,我会从“产业趋势+估值+政策+交易心理四重支撑”几方面做剖析。
(1)产业趋势强劲,BD出海持续超预期:
BD交易爆发:2025年Q1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额达366亿美元(同比+258%),机构预测全年或突破1000亿美元。
临床数据全球认可:73项中国研究入选ASCO口头报告(占总数49%),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数据亮眼。
盈利拐点到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黄医药等龙头扭亏为盈,行业进入“自我造血”阶段。
(2)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国家医保局推动“丙类目录”落地,商保支付补充高值创新药。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融资渠道拓宽,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3)估值仍具性价比:
估值不贵:根据Wind数据,当前港股通创新药约36倍PE,近5年78%的时间估值比当前贵。
龙头重仓股:如部分龙头远期PS仅3-5倍,远低于全球创新药企(如Moderna PS 8-10倍)。
(4)筹码分析凸显“多头共识”:
根据Wind数据初步统计:近期调整和6月初的调整相比,9只主要港股创新药ETF都出现成交额基本持平,但换手率降低近50%的情况。
以$恒生创新药ETF(SH520500)$ 为例,6月初调整中,该ETF换手率接近130%~140%,近期(8月以来)的调整中,该ETF换手率只有70%~90%。
结合本轮调整中换手率明显下滑以及资金疯狂申购情况看,虽然8月也在持续调整,但资金抢筹、惜筹现象也较明显,可以说8月初这次调整中“多头共识”更强了。
图:近期市场资金加仓最多的指数
数据来源:Wind,徒步君定龙骑牛,2025.8.12
二、既然基本面如此不错,近期为何持续调整?
整体而言,当前行情处于“估值修复”>>“业绩验证”阶段,近期调整,主因情绪扰动+技术性回调,非基本面恶化。
(1)情绪面因素:
特朗普关税担忧:市场担忧医药关税政策(如MFN定价改革),但创新药出海以IP授权(非实物贸易)为主,实际影响有限。
筹码结构松动:短期涨幅过大,部分资金获利了结,高位对利空敏感度提升。
(2)技术面因素:
阶段性催化剂真空:6月ASCO年会结束,7-8月缺乏重磅数据或BD交易催化;市场在等业绩披露。
流动性波动: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隔夜Hibor利率上升压制风险偏好,这个之前有说过。
(3)事件性扰动:
部分企业忽视股东利益,高位折价发股。
部分创新药企业BD交易的不确定性。一是,部分企业BD首付款比例只有10%为此前同类企业的一半;二是,市场对于创新药企业“现金+股权”交易模型不确定性的获利了结。
三、创新药指数如何投?
近期恒生创新药等指数剔除了CXO(医药外包)板块,对指数进行了提纯,大快人心!
CXO企业的定价逻辑不一样。创新药企业当前价值源于管线研发和全球化BD能力,而CXO企业,一方面业务依赖妖气研发投入受融资影响较大,且与创新药关联性减弱,另一方面,CXO还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如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和及产能产能过剩担忧影响。
当然,对于投资收益来说,最重要的是方向和仓位,我的个人喜好可能并不会对最终的收益产生什么加分或减分的影响。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那么“洁癖”,倒是可以考虑剔除CXO板块的$恒生创新药ETF(SH520500)$ 。
最后说两句,港股创新药仍是2025年确定性最高的赛道之一,“情绪驱动的调整”反而是布局机会。逢跌分批买入好过追高。
后续的Q3~Q4行情催化,重点关注WCLC肺癌大会(9月)、ESMO年会(10月)、医保谈判情况。
PS: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任何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2万亿,3674点,A股王者归来# #创新药震荡回升,海思科历史新高#
本话题在雪球有22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