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上周科创板上涨2.05%,整体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日均成交额约1,587.83亿元,较前一周的1,636.53亿元下降;科创板平均换手率为17.64%,低于创业板和北证A股,高于沪深主板A股;涨跌幅方面,科创板表现强于北证A股,上涨2.05%;上周科创板除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行业下跌之外,其他行业均上涨,有色金属周涨幅最大(+7.8%),计算机行业周跌幅最大(-2.3%)。截至2025年8月0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为589家,总市值为88,761.49亿元。其中,南模生物(+42.48%)涨幅领先,其次科威尔(+39.81%)等,跌幅最大的是南新制药(-18.50%)。 科创板整体PE约为58.49,与科创50的估值差较上周缩小。科创板整体PE(TTM)为58.49,高于其他三大板块。按科创板一级子行业分类来看,社会服务平均PE是所有行业里最高,行业平均PE为100.15倍,农林牧渔行业最低,为11.20倍。截至8月08日,科创50的PE为61.93。上证指数和沪深300的PE分别为13.59和12.57倍。纳斯达克指数及创业板指的PE为30.64倍和30.06倍。科创板整体与科创50的估值差为3.44,较上周(4.73)缩小。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人形机器人拓场景、促落地。大会汇聚了220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会上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额超2亿元。在产品端,更多形态的消费级机器人开始寻求差异化的场景落地;同时,头部企业率先开打价格战,寻求装机量的提升。而在技术层面,展会上的人形机器人大部分仍然依赖遥控操作或预编程,而非实时的AI驱动,部分企业可依托于自研的VLA(视觉-语言-动作)端到端模型实现复杂的操作,表现出一定的长序列任务的执行能力。展望未来,长序列任务、AI大模型驱动等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GPT-5商业价值大于技术价值,OpenAI估值提升。GPT-5于8月7日发布,技术基准测试显示其相比o3模型仅有约10%的平均性能提升,远低于投资者和用户预期。但是,OpenAI通过采取简化产品线、全用户覆盖、激进定价、强化编程能力等商业策略,实现关键业务指标强劲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商业价值。GPT-5将向所有ChatGPT用户推出,包括免费用户。这是OpenAI首次向全用户群开放其最先进模型。CEO山姆·奥特曼透露,发布后免费用户每日使用推理模型的比例从不到1%增至7%。 本周海光信息、德科立和亚信安全的解禁比例较大。 上周科创板指数基金产品整体表现弱于主题基金产品。科创50周涨跌幅为+0.65%,科创100周涨跌幅为+1.95%。科创板指数基金产品绝大部分上涨,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涨幅最大(+3.94%)。主题基金产品整体表现强于指数基金产品,红土创新科技创新3个月定开A涨幅最大(+6.72%)。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供应链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