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博士生,来韩2年,由于没有在韩工作计划,所以语言、社会文化方面体验并不深度。以下仅代表个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韩国对外来劳务资源的吸引力目前看是远远大于中国的。特别是底层工作中,中国人、东南亚(越南、印尼)逐渐开始占据了很多岗位。例如工地上充斥着大量中国人,不只是会韩语的朝鲜族同胞,也有语言完全不同的汉族同胞做“搬砖”工作(朝鲜族一般做的工作选择面大一些,毕竟语言有优势)。这一方面是韩国老龄化社会导致的年轻劳务资源缺乏的必然,也是相对较为强势的经济对外来劳务资源的天然收割。在这方面,目前的终极形态是美国,美国能够收割全世界的人才。
从文化角度,我认为韩国吸引外劳有天然的弊端。在这点上,东亚三国都存在类似的问题。韩国和日本作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超前版本,挺值得思考。
中韩日三国的文化都天然具有高度的自洽性和完整度,即使经历过战争的摧残和外来文化的倾泻,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内向凝聚力。
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优势在于:能保持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即使经受外部压力,我们依然能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不断传承。在细微处说,有利于保留本国人才。例如,国外的劳务报酬虽然比国内高,但还是有大量朋友因为我们国家的人情、烟火气和中国胃而选择归国工作。
我身处韩国最大的感受是:处处是外人。无论你多么努力尝试融入,你就是外人。这点在国内其实也是类似。一个肤色有不同的东南亚人,中文再流畅,我们也很难将其视为本国人看待。因为国内已经有了一个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民族(中华民族/韩民族/大和民族)概念,外来人是非常小众的。但这点在美国会相较容易很多,因为美国的族裔反正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反而相对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和舒适区。当然,美国的多元族裔背景也同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这里我们暂不讨论。
随着我们不断的发展,单单依靠国内的人才资源是不够的,一定要吸收外来的人才。先从东亚开始,再东南亚、亚洲乃至全世界。但那时的政策肯定不会也不能照抄现在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政策了。但是从韩国和日本对外籍劳工的态度来看,又似乎差点什么。也许泱泱大国,我们能找到更好的解题之道。
昨晚吃的蚕蛹镇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