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出便于机器人操作的作物花型及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 ,将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综合IT之家和财联社消息,中国科学院星期一(8月11日)宣布上述消息,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带领的智能育种攻关团队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快速精准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并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

这款机器人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研究人员将机器人育种家与从头驯化、育种加速器等新一代育种技术融合,首次打造“智能机器人育种工厂”,实现了优异品种的智能快速定制。

研究人员还成功创制结构型大豆雄性不育系,有望为中国率先突破大豆杂交育种,提高单产量。

目前“吉儿”机器人的零部件国产化自主率已达95%以上,已在商业化生产温室稳定运行,柱头识别准确率可达85.1%,每授粉一个花朵仅耗时15秒。机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地反复巡航自动杂交授粉,确保每朵花都能成功授粉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