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7小时前
万事闭环 —— 我为何坚持写作,我如何从写作中获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万事闭环,简单而不容易。从开始到结束,再从结束回到开始,周而复始地反复迭代。以读书会为例,从简单活动的闭环变成长期活动的闭环,让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长期受益。无论是组织读书会、召开周会、打比赛,都可以按照类似方式,建立体系,持续提升。推而广之,万事皆需闭环。只有闭环,才能沉淀高价值的数据;只有闭环,才能持续创造价值。闭环的关键环节必须有数据、有「差距」(Gap)分析,即比较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从闭环中收获双重价值——本次闭环的价值交付 + 闭环机制的迭代机会(并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的基础)。说到底,系统必须有反馈闭环。有反馈,才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动力,也才有持续改进的动力。若希望系统一次次运转下去,就必须找到能持续推动它运行的机制。理解这个世界的关键是理解闭环。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模式,几乎都有闭环的影子,比如敏捷开发、精益制造、戴明环(PDCA)、以及「以终为始」。而失败的案例,往往是开环——要么有始无终,要么无法持续迭代。考察一个领导者,也可以观察他的闭环能力。卓越的领导者不仅有激情与愿景,更能带领团队实现落地,并在一次次「愿景召唤 → 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与大家一同提升认知、提升组织的能力。我们自己做事,如果希望能长期坚持,能对人生产生长远影响,也要关注闭环的构建。以我自己为例,从小学到35岁之前,我只是爱好写作而已,并没有建立闭环。起初在学校写作文,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离开学校后,纯粹出于兴趣偶尔写写。但这样的写作并不持久。直到35岁左右,我遭遇人生重大危机,希望将写作变成自己的终身职业,这才发生转变。即,我写作不再只是出于一时兴趣,而是作为一生精神和物质的依靠。有了长期的时间预期,行为上就要发生转变,从「如何写出一篇文章」,变成「如何日复一日地持续写下去」。这件事最终得以解决,是因为打通了「写作 → 反馈」的闭环。最初的反馈,是每篇文章发出去有人看(有阅读量)、有人评论(有互动)。但这种反馈不够强,不足以维持写下去的动力。更强的动力源于通过写作获得收入。最终的机制是:通过写作获得阅读量,通过知识星球提供额外价值获得收入。这样,「写作闭环」就建立起来了。一方面,读者数量的增加是一种反馈;另一方面,收入是更直接也更有力的反馈。写得好,读者增长、收入增长;写得差,读者停滞、收入下降。除非我完全不在意读者和收入,否则这样的反馈机制就是我持续写作的最大驱动力。所以,过去七八年的持续日更写作,其最大的动力源泉并非我的「自律」,而是构建了「写作 → 收入」的闭环。

📚万事闭环的核心在于从开始到结束的反复迭代,将简单活动升级为长期活动,实现持续提升。

📈闭环能沉淀高价值数据,持续创造价值,关键环节需有数据分析和差距比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双重价值。

🔄系统必须有反馈闭环,有反馈才有持续进行和改进的动力,找到能持续推动系统运行的机制是关键。

👨‍💼领导者需具备闭环能力,带领团队实现落地,在「愿景召唤 → 实际落地」中提升认知和组织能力。

✍️个人做事要关注闭环构建,以写作为例,从爱好到终身职业的转变,源于打通「写作 → 反馈」的闭环,获得持续动力。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7-30 07:06 上海

万事闭环,简单而不容易。

「配图摄影 by AI」

世界上的各种事情,如果希望做得更好、持续地做下去、做出效果来,就必须关注「闭环」。

什么是闭环?简而言之,是从开始到结束。但又不止于从开始到结束的简单闭环,而是从开始到结束,再从结束回到开始,周而复始地反复迭代。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读书会的组织,如果只是简单地看闭环,是下面的结构:

明确此次读书会的目的 → 选择目标读书人群 → 确定书籍 → 大家阅读 → 提交读书笔记 → 召开读书会,交流心得,达成共识与待办。

但这样的闭环只是强调了一次活动的完整性,并没有特别之处。如果希望从一次活动变成长期的活动,让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长期受益,就需要从一次简单活动的闭环,变成长期活动的闭环。即,下面的流程需要循环往复:

针对目标人群,明确读书目标 → 选择书籍 → 阅读 → 写读书笔记 → 交流心得 → 复盘,为下一次读书会提供输入。

这样,第一次读书会就能为下一次读书会提供输入,让下一次读书会变得更好。

而后,如果这样的读书会以每月一次的方式持续进行,就需要沉淀经验,通过一次次读书会持续打磨读书会的 SOP(标准流程),其中包括选书、写笔记、召开读书会等一系列活动的标准和流程。

每次读书会的开展,都是在应用这些标准和流程;而每次的实际开展,又不断反哺标准与流程的更新和提升。

这样周而复始,一个看似简单的读书会就能越办越好,在稳定质量的过程中持续提升。这就是一个「万事闭环」的简单案例。

其实无论是组织读书会、召开周会、打比赛,都可以按照类似方式,建立体系,持续提升。

推而广之,万事皆需闭环。只有闭环,才能沉淀高价值的数据;只有闭环,才能持续创造价值。换个角度看,所有的价值都在闭环中创造。闭环的关键环节必须有数据、有「差距」(Gap)分析,即比较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从闭环中收获双重价值——本次闭环的价值交付 + 闭环机制的迭代机会(并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的基础)。

说到底,系统必须有反馈闭环。有反馈,才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动力,也才有持续改进的动力。若希望系统一次次运转下去,就必须找到能持续推动它运行的机制。

理解这个世界的关键是理解闭环。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模式,几乎都有闭环的影子,比如敏捷开发、精益制造、戴明环(PDCA)、以及「以终为始」。而失败的案例,往往是开环——要么有始无终,要么无法持续迭代。

考察一个领导者,也可以观察他的闭环能力。卓越的领导者不仅有激情与愿景,更能带领团队实现落地,并在一次次「愿景召唤 → 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与大家一同提升认知、提升组织的能力。

我们自己做事,如果希望能长期坚持,能对人生产生长远影响,也要关注闭环的构建。以我自己为例,从小学到35岁之前,我只是爱好写作而已,并没有建立闭环。起初在学校写作文,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离开学校后,纯粹出于兴趣偶尔写写。但这样的写作并不持久。

直到35岁左右,我遭遇人生重大危机,希望将写作变成自己的终身职业,这才发生转变。

即,我写作不再只是出于一时兴趣,而是作为一生精神和物质的依靠。有了长期的时间预期,行为上就要发生转变,从「如何写出一篇文章」,变成「如何日复一日地持续写下去」。

这件事最终得以解决,是因为打通了「写作 → 反馈」的闭环。最初的反馈,是每篇文章发出去有人看(有阅读量)、有人评论(有互动)。但这种反馈不够强,不足以维持写下去的动力。更强的动力源于通过写作获得收入。

最终的机制是:通过写作获得阅读量,通过知识星球提供额外价值获得收入。这样,「写作闭环」就建立起来了。一方面,读者数量的增加是一种反馈;另一方面,收入是更直接也更有力的反馈。写得好,读者增长、收入增长;写得差,读者停滞、收入下降。除非我完全不在意读者和收入,否则这样的反馈机制就是我持续写作的最大驱动力。

所以,过去七八年的持续日更写作,其最大的动力源泉并非我的「自律」,而是构建了「写作 → 收入」的闭环。

想要更清楚这个闭环的运作机制,就要了解「知识星球」。即,我到底在知识星球里提供了什么价值?为什么大家愿意持续加入?

简单介绍一下,知识星球从无到有的持续运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懵懂期

2017 年春,我还在前司。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个叫知识星球的社区,可以吸引粉丝付费加入,问我是否愿意试试。我说:「那我就试试。」其实一开始并未想好要提供哪些额外价值,只是向读者介绍这个社区,说我希望提供一些额外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加入。一开始年费只有 50 元,没想到就有数百人加入——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当然,由于大家预期不一致,社区初期出现不少「杂音」。于是我立刻将年费提升到 199 元,并声明「不欢迎哪些人加入」。从那时起,它才逐渐从喧闹的广场,变成一个有感觉的社区。

第二阶段:成熟期

2018 年起,我逐渐找到了运营这个社区的节奏,开始提供专属内容,比如语音、问答,这些内容只在知识星球发布,并且做到足够深入。在每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末尾,也会介绍知识星球的独享内容。

这就构成了一个「免费阅读 → 付费社区」的持续互动闭环。

我也发现,只要语音内容做得足够深入,尤其是做成「系列」,就越能吸引读者加入。从那年起,「阅读系统」「写作系统」「投资系统」「工作系统」以及职场系列语音陆续上线,会员费也逐年提升。

第三阶段:发展期

近两年,我开始思考如何持续刷新知识星球的独享内容。主要挑战在于:深度还是广度?

一开始我追求广度,不断讲新话题,结果难以持续;后来意识到,大师从不无限扩展边界,而是在边界内持续深挖。比如巴菲特、段永平,几十年来讲的内容几乎不新鲜,但每次都深入、有启发。这才是我应追求的方向。

与此同时,AI 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如何把 AI 的启发传播出去?如何思考 AI 时代人的独特价值、「我」的价值?这是我正在探索的方向。

因此,从今年开始,我做两件事:一是以「AI 时代」为前提,刷新以往的投资、写作、阅读系统;二是按 AI 要素(数据-算力),把自己的人生数据「开源」出来。比如,我整理过去七八年共两千多篇文章,做成 PDF,分享在社区。理论上,大家可以借助 AI 工具,基于这些文章合集,随时「与我对话」。

更进一步,我发现,自己写作最大的出发点,并不是让大家了解某个新消息或理论,而是「布道」——更广泛传播自己认可、践行的生活与工作理念。不仅传播,还希望影响大家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适合自己的理念去践行。

而知识星球能随时发信息,就成了我「布道」的最佳平台。

我把自己尝试早起的过程写出来,把每天坚持俯卧撑的过程分享出来。单看某条信息,可能只是碎片、低价值;但日复一日地围观,就会发现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所谓的英雄,并非时时想着拯救世界,而是愿意日复一日地践行朴素理念,做正确的小事,不断迭代、提升、改变自己,最终成为 100% 的自己。

而知识星球,就是我记录每日践行的场所,朋友圈都无法替代。

邀请大家加入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我获得收益——虽然数字微小,但却是我持续写作的重要反馈;另一方面,大家可以获得启发,与我一同,从每日的坚持、开放、透明中出发,探索自己的多点支撑,践行「以终为始」的理念。

最后,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希望日复一日坚持的事情」「如何坚持下去并持续受益」有了新的认知:

——万事闭环,简单而不容易。

相关文章:什么?原来辉哥的文章都是用AI写的!
上一篇:马克·扎克伯格高薪挖人会成功吗?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AI时代的写作系统(1.0)

过去七八年,我之所以能日更写作,靠的不是「自律」,而是建立了清晰的「写作—反馈—收益」闭环。进入AI时代后,我开始重构这个闭环,写作系统是我第一个升级的对象。

今天这期知识星球语音,我将完整拆解自己如何用AI协助写作,把原本1小时的工作压缩到30分钟,同时让输出质量不降反升。

内容包括三个核心问题:

Why|AI时代,人类为何更需要写作?
What|该写什么内容,才能真正表达独立思考?
How|我用哪些AI工具与流程,形成新的高效写作系统?

这套方法论,已经帮助我在AI时代持续推进写作闭环。如果你也在探索如何表达、如何影响世界,这期内容值得一听。

我们也借助AI把知识星球的语音整理成了PPT,方便大家一边收听,一边查阅,更好地理解语音的内容。

点击下方二维码,收听完整语音!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闭环 持续改进 数据反馈 领导力 个人成长
相关文章
和同事聊天,聊到输出倒逼输入,所以要保持个人成长速度,就要保证多输出。 在保证输出上,我的经验是:每天保持写作,写800-1000字的短内容。 大家听过金发女孩...
客观来说,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贫穷,如果你真的穷,你做好一件事情,我一年给到你100万,如果你拿不到钱,我给你。 什么事情呢?一年365天,你每天去锻炼、减...
分享一点小感悟: 自己身上逐渐避免掉的「穷人思维」「穷人生活方式」 1.打车的时候,司机如果问:怎么走?回答都应该是:走最快的那条路线。 2.永远不要等一...
六经注我,一切牛人都是我的谋臣而已 我最近在梳理这10年影响我最多的三个人,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最好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谋臣。 听多数人的...
《伟大始于无名》 在线阅读英文版:https://chipwilson.com/chapter/why-i-am-writing-this-book 网站内有PDF.EPUB 等格式下载。 本来想用沉浸翻一下,但是貌似...
“特意去接触那些聪明、有趣、有抱负的人。为他们工作,雇佣他们(实际上,工作中最令人满足的部分之一就是与真正优秀的人建立深厚的关系)。尽量与那些在他们领...
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我毕生所愿。
刚在微信读书打开阅读《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书的扉页写着:“人生中的事分为两类,你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的。 不能控制的包括:已发生的事,你的记忆,别...
?? 一个好的领导者知道如何战略性地“拍马屁”: ? 来自Tim ferriss推荐 《克林顿战情室的12条胜选秘诀》 「如果你认为某些人是傻瓜,而你唯一的应对方...
人和人的关系,想要正向长久,就要学会正确发送/获取正负反馈。 ​ ​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智能体,终其一生都在训练自己这个大模型。训练方式是:通过知识的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