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8-01 07:06 上海
越是在AI时代,我们越要正确认识「个体」的价值和局限。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在这个充满焦虑与竞争的时代,「个人成长」「个人发展」这些词变得异常流行。我们被灌输着一种观念: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凭借一己之力掌控命运,实现内心渴望的成功。于是,「个人品牌」「自媒体」这些概念便大行其道,呼应了我们对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渴求。最近,「一人公司」更是横空出世,伴随AI的热潮,让大家充满向往感,仿佛在AI的加持下,凭借个人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了。
然而,当我们冷静思考时,却发现这些概念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误区。最大的误区正是那个「个人」二字,它让我们误以为成功的关键完全取决于自己,忽略了成功背后必须具备的种种外在条件,尤其是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互动与合作。
过分强调个人努力会带来怎样的问题?首先,它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危险的幻觉:仿佛只靠个人力量就能创造成功。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背后,往往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充足的资源、适宜的机会、紧密的团队合作——哪怕只是两个人,甚至一定程度的运气。这些要素,不可能完全靠个人努力就可以代替。
这种对个人能力的迷信,不仅容易导致孤立,还可能在挫折来临时使我们过度自责,认为一切失败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忽略了真实的问题所在——环境不成熟,方向错误,缺乏队友协作,或缺乏外部支持。
更为隐蔽的危险在于,当我们真的凭借个人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功时,这种成功本身可能会成为成长的障碍。成功容易带来自满与自大,令我们固执地坚信自己已掌握了成功的万能秘诀,从而忽略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过去,这种盲目自信让很多有所作为的企业家栽了大跟头,而对越发自信的个体而言,这种「确认偏误」会让我们的视野逐渐狭隘,适应性降低,走向孤立,最终在更大的环境变化中措手不及。
那么,真正健康的成长之路究竟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找到比自己更大的目标(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融入或创造一个快速发展、有明确使命的环境,持续地被这个更大的目标激发与驱动,和队友一起紧密协作,不断迭代自己。
人类的本性倾向于舒适与稳定,我们很难主动挑战自己去突破舒适区。因此,我们需要外部目标和环境的推动,需要他人的持续激励和挑战,将个人成长与更广阔、更重要的事业紧密相连。当我们为了实现比自己更大的目标而努力时,就会自然地产生持续进步的动力,不断适应挑战、学习新技能、修正旧观念。
实践中,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自媒体」与「自产品」之间的差异。「自媒体」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可以「我讲我话」,而「自产品」成功的要素则必然包括对于目标用户的识别和对目标用户需求的满足。做「自媒体」感觉有一台电脑,持续记录和写作即可。而做「自产品」则需要调动更多资源,与更多个体进行协作,获得反馈与支持。「自媒体」看似个性张扬,却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容易受制于流量变化和算法规则;而「自产品」则强调将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转化为独特且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它要求我们跳出「个人中心主义」,持续与人进行协作互动,专注于满足外部真实需求,创造持续的价值。
因此,越是在AI时代,我们越要正确认识「个体」的价值和局限。有了AI,我们的确更有机会成为100%的自己,但也要防止,在AI时代,陷入自我的孤立。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个人成长的含义。成长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协作的过程,它超越了单纯的个人努力,强调我们与更大环境之间的连接。唯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个人成长」的误区,踏上真正可持续且健康的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个人快速成长的关键
上一篇:AI不能代替我们做什么
今天知识星球分享的语音主题是「目标力」——设定并达成目标的能力。
在这个强调「个人成长」的时代,很多人误以为努力就足够,却常忽视真正有效的成长需要清晰目标、科学方法,以及外部资源与协作环境的支持。这期语音结合我对顶级企业的观察,探讨目标背后的逻辑、设定方式、以及如何避免被欲望或能力局限所误导。目标力,是我人生第二次跃升的关键认知。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理解内容,我还借助AI整理了一份PPT,建议边听语音边看PPT,提升吸收和实践效果。
语音内容包括两个核心部分:
1)目标的本质与设定逻辑;
2)目标力的培养路径。非常值得反复聆听、深入练习,帮助你跳出“盲目努力”的陷阱,踏上真正清晰、可持续的成长之路。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