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7小时前
(周总结293)如何消除对走势的担心丨聊聊中免丨无论走哪条路,这都是必经之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股市中消除对短期走势的担忧,强调了寻找并坚持投资于具有长期价值的企业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与其纠结于难以预测的短期波动,不如构建基于企业基本面的投资体系。通过分析格力电器等案例,说明了在市场悲观时买入优质企业能获得显著回报。同时,文章也剖析了中国中免等个股的案例,揭示了估值过高和业绩下滑是导致股价长期下跌的关键因素。作者还总结了成为一名成熟投资者应具备的五项基本原则:明确对错应对、对自己负责、保持规则一致性、简化交易流程以及学会耐心等待。核心在于战胜人性弱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有效方法并坚持执行,最终实现“认真学习,慢慢变富”。

💡 核心投资策略:消除对股市短期波动的担忧,关键在于放弃短期博弈,转而专注于寻找并坚信那些具有长期价值、未来会持续增长的企业。即使短期股价下跌,对优秀企业的信心也能支撑投资者耐心持有,最终实现长期价值的回归和增长。

📈 优质企业选择与买入时机:成功的投资在于选择具有长期价值的企业,并在市场普遍悲观、估值较低时果断买入,从而获得估值优势。例如,在格力电器经历下跌时买入,最终获得了可观的盈利。避免在市场极度乐观、估值过高时购入,这是避免亏损的关键。

📉 识别业绩与估值风险:文章以中国中免为例,指出股价长期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过高的估值和业绩下滑。即使业绩恢复,也难以回到极度乐观时期的估值水平。因此,在投资前需审慎评估企业的估值是否合理,以及其盈利增长的确定性。

⚖️ 投资者的基本原则:成功的投资需要遵循五大原则:明确买入后的对错应对方案;对自己负责,不冲动交易,不承受无法承受的风险;保持交易规则的一致性,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有效策略;简化交易流程,易于执行;以及学会耐心等待市场机会。这些原则有助于克服人性的弱点,实现稳健的投资。

🎯 长期有效方法与坚持: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找到所谓的“独门秘籍”,而在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够长期有效的方法,并坚守客观规律,即使在市场暂时无效时也要保持信心和坚持。这意味着要抵御诱惑,恪守自己的交易信仰,避免频繁更换策略导致一无所获。

如何消除对走势的担心,不是非要找一个短期的答案,而是找到你不在意短期走势的企业。

声明:

文中可能会涉及个股,只是思路分享不代表绝对正确,也不代表买卖推荐,请保持独立思考。

黑白不建群,不私下主动联系读者,不开付费星球等付费社区。如果有人以我的名义向你收费请马上拉黑。

2025年收益:18.71%。

有交易持仓发生变化或者每月月底,我会把完整持仓截图发一下,其他时间看上月月底持仓截图就好。

1

如何消除对走势的担心

指数当下在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上证指数基本接近2021年和去年10月的高点,向上一步可能形成突破势如破竹,但也可能触及高点,开始回调。

虽然黑白不是技术分析博主,但最近也收到了很多关于股市会如何走的提问。

这种短期走势别说完全没在这方面投入过时间的黑白,有兴趣可以看看技术博主的分析,也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拿不准,各有各的看法。对于短期无论什么方法,无非就是猜个概率。

但是这种短期方向的判断有个问题,就是你自己也没办法坚定的相信自己,你拿着吧怕自己这次猜错了,他要持续下跌,你卖了吧,又担心错过上涨。

一件事如果你试了几年都行不通,那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不执念,别在执着于猜短期,而是以短期无法猜测去构建体系。

这周股市先涨后跌。

黑白出门了一周,回来看了一下持仓整体表现还不错。

本周唯有今年新建仓的万华化学下跌了0.2%。其他持仓均为上涨,占比最高的腾讯涨了4.86%、格力电器上涨3.38%、港交所上涨了2.49%、中国平安港股涨了2.47%、分众传媒涨了4.39%,其他持仓也均为正收益。

有人说了你这是正好赶上了正反馈的一周。

确实是这样。

股市的走势,哪怕是看一周、一月也是比较随机的事情。

那么,如何消除对走势的担心?

就是放弃短期的博弈,去找那些你坚定的认为长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企业。

从此便不会再担心股价的短期波动,因为你坚定的知道,哪怕短期下跌。长期看优秀的企业依然会再创新高。

股市两个极端,悲观的时候绝大部分资产都给与较低的估值,乐观的时候绝大部分资产都给与较高的估值。

你要做两件事,第一你选择的企业要有长期价值,能等到乐观的时候,能在等待的期间企业的价值不断增长,能通过分红的方式获利。

第二,你不能在太乐观的时候买。

其实在股市亏钱就是这俩根源,在绝大部分资产高估定价的时候买了,没买到长期有价值的企业。

专注选择优质的企业,有两个优势。

第一,你敢于逆境去买。

做技术分析,肯定不敢在下跌中买,因此也很难占到估值的便宜,但你选优质的企业,你就可以在众人悲观的时候去捡便宜。

以格力为例,2020年之后也有过一波下跌最低跌到20多元,但是当下黑白的这部分持仓已经盈利44%。

优秀企业的优势不在于不会下跌,而是在于你对他有信心,因此你敢于在大多数人悲观的时候去布局,从而占到估值的便宜。

但是你基于技术走势,那么面对下跌,无论是基于交易计划,还是因为本身不了解因此心里没底,大概率的选择唯有割肉。

等技术分析觉得趋势扭转开始上涨的时候,基于价值的你,早已有了很大的浮盈。

第二专注选择优质企业的优势,是大幅降低了逆境周期的摩擦损耗

股市难点之一,是有那么一个熊市周期,这个阶段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去年下跌的企业是4200家,8成的企业是下跌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如果在去年执念短期结果,反馈自然不会好。

如果把我们的资金想象成一个刻度为100的血条,平时的调整周期不长,对对错错,错的时候刻度下降5%,对的时候刻度上涨3%,哪怕不赚钱,刻度下降的速度也很缓慢。

但是到了熊市末期,会有那么几个月,甚至一两年,90%的企业下跌,都是持续的负反馈,这时候问题就严重了。

如果你每次错误损失5%,意味着错十次腰斩,未来要上涨100%才能收回本金,如果你错十多次,基本就没希望了。

基于长期价值哪怕是熊市整体回撤20%也是挺难的,但是你去猜短期,每次5%止盈连续错几次就能达到,一个人执着于短线可能只需要几天就会连续多次错误。。

基于价值选择优秀的企业,他的优势在于,大幅降低了逆境周期的摩擦损耗,你持有优秀的企业股价没反馈的时候,你会耐心的等,而不是频繁的试错,止损。

依然以格力为例,哪怕你买入后,下跌期间也没有进行分红再投和买入,目前也接近创新高了。

但是你执意猜短期,可能2024年一年错下来,就已经被迫离场了。

今年起,格力大股东增持了,2025年3月公司第三大股东京海互联网公布增持计划, 拟在六个月内增持不低于人民币10.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 21 亿元的公司股份。

同时不少大V今年也开始关注格力。

而你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40%的安全垫。

你的踏实来自于,你是基于选择优秀的企业,因此前几年大多数人悲观的时候敢买。

你的踏实来自于,你是基于价值而不是基于趋势,因此不是跌几天就卖,平稳的走过了寒冬。

所以,如何消除对走势的担心,不是你非要找一个短期的答案,而是你找到不在意短期的企业。

2

聊聊持仓

一、永新股份

本周五永新股份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拟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提示性公告。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接到股东奥瑞金的告知函,以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票为标的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

本次债券的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2.50 亿元,债券期限不超过3年。

在满足换股条件下,本次债券的持有人可在换股期内按约定换股价格将其所持有的本次债券交换为永新股份A股股票。

截至本公告日,奥瑞金占持股,永新股份总股本的22.20%。

有读者朋友问这件事对永新的影响。

这个主要是奥瑞金自身缺钱,我看了下奥瑞金是有几个项目要开的。对永新没啥经营的影响。转股是用奥瑞金本身持有的永新股票,本身也没增加永新的股本,只是奥瑞金用自己持有的永新股份股票做担保发行了债券。

进一步看,奥瑞金持有永新股份目前价值15亿出头,依次发行了12.5亿的债券,且有人愿意买这个债券,至少资本是认可永新的价值的。

至于股价的影响:

本次债券的转股条件是,初始换股价格不低于每期发行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日前一个交易日标的股票收盘价,以及前二十个交易日标的股票收盘价均价。

如果奥瑞金只是期望获得低息债券,不想真的失去永新的股权,自然是期望未来股价低于债券发行时的价格。

去年底奥瑞金出过一次减持公告,但最终在减持计划期内并没有进行减持,我倾向于奥瑞金并不真的想失去永新的股份。

不然他直接卖股票换现金就好,何必8折发债券。

所以如果奥瑞金不想失去永新的持股,自然是不希望股价上涨,当然一方面这个只是猜测,另一方面奥瑞金的股票都用于发债了,也没直接能力抛售压低股价。

还是回归到基本面,只要永新的经营没问题,不涨持股收息,涨了意外之喜。甚至因为此事造成股价下跌,反而对喜欢永新手里又有闲钱的朋友是好事。

马上月底永新股份的财报就发布了,到时候我们在详聊。

二、聊聊中免:

很多朋友想让我聊聊中免,再过十来天就是中报密集发布期了,本来是想发布了中报结合最新数据再聊的,但是后台一直有朋友问,我也理解对持有的企业担心的焦虑。

那么就先简单聊一下,等27号中报更新,再详细聊聊。

2024 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564.92亿元,同比下降16.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3亿元,同比下降36.50%。

这几年中免的股价表现显然不是很好,从接近400元跌到了60多元。

对于投资中承担的损失,首先是归因,中免的股价下跌主要是什么原因。

对于股价来说:短期的股价走势可能有很多因素,但长期的股价下跌基本离不开三个核心。

1、之前估值过高,逐步回归合理估值。

2、业绩下降,导致原本看似不高的估值变成高估。

3、两者都具备,本身估值就高,同时业绩下降,估值回归的空间变的更大了。

中免基本上就是第三种两者都具备的情况。

估值方面:

2021年初估值最高的时候,中免接近了200PE,即使没有深入的去了解这家企业,这个估值显然也是过高了,哪怕当时认为第二年中免业绩会翻倍,200PE依然是一个很贵的选择,即便是腰斩后去买依然是个高估的企业。

业绩方面:

中国中免2023年营业收入基本达到2021年的高点、净利润距离2021年还差较远。

而到了2024年业绩又进一步下降了。

任何企业耐心持有的前提是你买的估值不高,且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显然中免这两点都不太符合。

对于目前中免的问题,公司归因为消费放缓,但看整体数据2024年的旅游人次和消费都是增长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了呢?黑白的看法在之前《聊一家企业,聊一些思考》一文中写过,我认为中免的问题更多是顾客结构的改变。

从数据上也能印证黑白的判断

目前影响中免的主要是海南部分。

2024年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为309.4亿元,同比下降29.3%;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同比下降19.8%。

但是从数据看海南的游客并没有大幅下降,只是消费下降了。

2024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变化如下:旅客吞吐量:1000.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也就是说到海南的人数是增加的,但销售额是大幅减少的。

那为什么呢?

这些年确实有一定的消费降级,但如果说单纯的消费降级,首先不可能下降这么大幅度,其次中免的其他地区,比如上海相比2021年还是增长的。

而海南2021年是收入巅峰,收入471.0亿,2023年是396亿,2024年288亿。

那么2021年和2023年有什么区别呢?

2021年出境游是几乎停滞的,因此消费能力比较强的那部分人旅游度假大多会选择海南。

到了2023年出入境逐步恢复,2024年全面恢复,必然有一部分消费能力较强的人被分流去海外度假了。

而填补到海南的相对来说消费能力不如以前了,比如我父母这个年纪,他们很爱去三亚,但对免税或不了解,或没太大兴趣。

另一方面,现在免税渠道也多,同时大部分年轻人对国货的喜爱度增加我认为也有影响。

公司对此的应对是,

利用独家、首发联名制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中免健康自有品牌创新发展。

但总的来说这个现状要快速扭转也不容易,所以大概率还有一个较为难的时期。

更进一步来说,即便业绩创了新高,估值方面达到前几年极度乐观时期的上百倍估值也几乎不可能。

因此,如果是在2021年初买的中免,这笔交易大概率就是永久性损失了。

当然了,犯错不可怕,钱已经亏了,最重要的事真实面对问题。

无论中免,还是其他热门股票,大部分我不持有后台问的又多的企业, 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兴奋的时候过于兴奋,所以买贵了。

然后又赶上了经济压力较大的几年,很多企业进入了业绩下降器,因此造成了巨大损失。

当然投资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这份损失, 能让你未来坚定的不在高估买,懂得了宁可错过也不做错,那也是超值的收获。

3

无论选哪条路,这都是必经之路

前几天看到一篇趋势投资者写的文章,因为太过久远没找到原出处,但是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认真在做投资的人,可能选择的方向不一样,但基础的思考都是相同的。

或者说有些理念就是投资的根基,就像一栋大楼,无论你上面怎么建,下面的地基要打好。

首先得有方法。盲目的乱做肯定是没什么结果的。单纯靠猜,足彩胜平负,三选一都不能连续对,更别说几千家企业中去选了。

而下面这些建议,无论你相信什么方法能赚钱,都应该理解和遵守。

01

真正的投资者,必须关注的两件事

1、我买入后走势证明我对了怎么做;

2、我买入后走势证明我错了又怎么做。

作者是做趋势的,短期走势印证对错。

其实价值投资也一样,价值投资虽然不会因为短期的涨跌来判断对错,但不代表不会面对错误。

任何一笔交易,不仅是要想获利的逻辑,更要把错了怎么办想清楚。

如我常分享的那句话,投资是可理解和可承受的交集。

可理解,是在能力圈内去做选择,可承受,是你要想好万一看错自己如何应对。

02

对自己负责

文章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交易是用确定的代价赌不确定的利润。

赌这个字,可能会让人听着有点不舒服,也可能不算准确,但道理我认为是对的。

只要不是100%概率的事,他就是有风险的,投出的钱是我们100%拥有的,能不能赚到钱,可没人100%许诺给你。

无论用什么方法,其实核心都是当致命的风险来临时远离;当风险可控的时候选择买入。

趋势投资者选择的时点是,上涨趋势形成之时,价值投资者选择的时点是,企业的价格远远低于价值,并且有了足够的安全边际。

但这些选择都是基于我们的认知,是没人给我们保障收益的。

所谓对自己负责,首先任何一笔交易一定要严谨,不能冲动。

其次永远不要做错了无法承受的事。

要时刻保持谦逊。

由于人性的贪婪和盲目自我膨胀,当经过了一段顺风期,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

投资无法一次性成功,但可以一次性失败。

赚钱的时候你赚80%,可能依然无法解决财务问题,亏钱的时候亏一次80%,就永远失去了继续参与投资的机会。

加很高的杠杆,用不能输的钱参与股市,盲目的全仓押注一家企业,往往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每次熊市都会看到很多因为加了杠杆倾家荡产的新闻,赢无法快,但输可以是瞬间。

03

保持交易规则的一致性

守住自己的操作底线,保持交易规则的一致性,并不是所有阶段你都应该盈利,这点你必须理解、务必接受。

这也是我非常认同原作者的一句话。

这个市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体系特别亮眼,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经常不停的变换方法,最后每个方法都知道一点皮毛,却没有一个是擅长且适合自己的。

你不可能赚到这个市场所有的钱,一旦你想拥有所有机会,大概率是一无所获。

无论你用任何规则作为交易模式,都要考虑一点,那就是这种规则策略,放在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内是不是能实现资金权益的增长,而不是拿孤立的几个交易日或某次交易的偶然性,来作为你交易的依据!

就像你不能因为别人偶尔中奖了500万,你就把它当做一个方法。

长期有效的策略,不代表时刻有效,偶尔有效的策略,不代表长期适用。

守株待兔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生活偶尔可能会给你一些惊喜,但以不断获得惊喜为人生选择,必然会一无所获,在股市更难的是,每一次选择都要付出相应的本金,如果一直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一定会耗光本金。

在股市赚钱的根本,是你找到了一个有效且适合自己的方法,能理解长期有效的方法不代表时时刻刻有效,然后敢于坚持。

一个成熟的交易者不会认为交易有独到的秘诀,即使最赚钱的交易策略也早就是公开的,烂大街的,能否抵御无时不在的诱惑而恪守自己的信仰,是赢家和输家的唯一区别。

04

让交易简单一些

可执行是体系或者策略有效的前提。

大道至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才容易执行。

而大部分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样会显得自己更专业。

但投资可不像奥运会的跳水,不是复杂的动作才能获得高分,复杂的体系会让你手忙脚乱,你根本无法记住他,甚至自己都无法梳理清楚,更别说去执行他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

无论是体系还是计划,一旦执行就必须严格执行,因为只有在场外制定策略的时候你才处于相对的客观。

一旦你持有了企业,就很容易屁股决定脑袋,失去了理性的判断。

每天都在行情里随机做出决策,那么决策的正确率可想而知。你带着情绪的时候,一个老手和刚入场的新手没任何区别,都是盲目和心存侥幸的。

05

学会等待

这是一条老生常谈,市场短期是随机性的,也就意味着,市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适合亏钱的,而只有少数时间是适合赚钱的。

但大多数人对股市的期待是不停的赚钱,这是很多人亏钱的原因。

如果你是一个短线交易者,在意短期结果,你要等一个市场比较活跃的时候去参与,在市场普跌没什么流动性的时候去不断试错,那结果大概率会是输光本金。

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既然你想低估买,就要等一个大家情绪反转的过程。买了几周不涨就着急,那你可能并不是适合做价值投资。

以上五点,无论你在股市想从哪方面赚钱都应该遵守。

人性本身固有的弱点就是贪婪、恐惧、充满控制欲、追求完美、患得患失、目光短浅、懒惰、冲动、无节制等等,这些放在交易上都是巨大的弊端,而体系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尽量克服天性上的弊端。让我们在正确的节奏下去交易。

不要总以为赚钱的人有什么独门秘籍关着门数钱。

这个市场存在了上百年,任何可行或不可行的盈利方法早就是被研究透的,认为你有什么新发现,那更多时候是自我编织自欺欺人的陷阱。

获利的关键,并不是你找到什么奇妙的方法,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长期有效的体系,并且学会了尊重客观规律,能够在暂时无效的时候依然坚信和坚持。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本话题在雪球有9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价值投资 长期主义 股市分析 投资策略 风险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