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情感社交空间
怀旧经济新风口:中青社交平台「曾记否」的深耕与突围
刀郎演唱会和哈利波特电影
在刀郎演唱会万人同唱《罗刹海市》、经典IP《哈利波特》重映票房连破纪录的当下,一个以“70后到95前”为目标群体的垂直社交平台悄然生长。由连续创业者汤宗望领衔打造的「曾记否」,正在用一种更“轻”的方式切入怀旧经济赛道——通过构建数字化的情感社交空间,串联起数亿中青年人群的精神需求与商业价值。
从个人情结到商业逻辑:一场中年创业者的“自我治愈”
从个人情结到商业逻辑:一场中年创业者的“自我治愈”
创始人汤宗望的创业履历充满反差:前半段扎根广告行业十余年,从4A公司创意设计到自立门户创办广告公司;后半程转战互联网,先后创立中国品牌加盟网与1688加盟网,完成从传统行业向流量经济的跨越。2023年,其创立的1688加盟网以日均十多万IP的亮眼数据被收购后,他选择了一个更具个人色彩的赛道重新出发。
“怀旧是中年人的刚需。”汤宗望坦言,疫情后中青年群体对情感慰藉的需求激增: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职场竞争等多重压力下,人们渴望在碎片化社交中找到共情的出口。而市场数据显示,中国怀旧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年增长率超25%,非遗商品成交额更在2023年首破千亿大关。在此背景下,「曾记否」将“乡土怀旧”“传统文化”与“情感社交”融合,试图打造一个兼具精神栖息与商业转化的平台。
产品方法论:多维度唤醒记忆符号
产品方法论:多维度唤醒记忆符号
平台的底层逻辑是“用内容创造情绪共鸣,用互动激活商业价值”。APP聚合了笔记社区、视频直播、兴趣圈层、电商服务四大板块,核心栏目如“童年铁皮盒”“乡音猜猜乐”“老工友茶馆”等均围绕特定记忆符号设计。例如用户上传泛黄照片后,可通过AI修复工具生成动态影像;在“非遗直播间”,手工艺人演示蜡染、木雕的传统技法,用户可直接购买文创周边或预约线下体验。
更关键的创新在于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平台与怀旧餐饮店、民宿、文旅景点等合作,用户线下消费扫码即可参与线上话题互动,形成流量反哺闭环。据透露,已签约的百家线下场景店初期测试显示,线下用户转化为APP注册的比率达42%。
市场卡位:垂直赛道中的分散机会
市场卡位:垂直赛道中的分散机会
尽管互联网巨头林立,但怀旧社交赛道仍呈现显著碎片化特征。艾瑞咨询报告指出,80后、90后贡献超70%的怀旧消费支出,但这类群体对规模化平台依赖度较低,更倾向于“找到懂自己的小圈子”。「曾记否」的策略是通过地域化、代际化的精准内容运营,构建分散但高粘性的社群生态——比如针对湖南用户的“浏阳河记忆”频道、专攻80后童年回忆的“小霸王游戏厅”圈子等。
这种“小而美”的打法正显成效:平台上线半年,用户自发组建的500人以上活跃圈子超200个,其中“老课本收藏家”“农村土灶美食研究院”等内容板块日均互动量突破万次。
商业模式:从情感价值到商业变现的三级跳
商业模式:从情感价值到商业变现的三级跳
平台的盈利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探索:
1. 内容电商:用户笔记嵌入怀旧商品链接(如老式铁皮文具盒、非遗工艺品)形成导流,平台与商家分佣;
2. 线下赋能:通过为茶馆、民宿等线下场景店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云票务、直播带货),收取技术服务费;
3. 增值服务:付费会员享有老照片修复、独家直播课等特权,虚拟礼物打赏体系与创作者分成挂钩。
未来三年,团队计划引入千名三农主播与非遗传人,重点孵化农村文旅与文创产品开发。首批试点的湖南宁乡土特产直播专场中,腊肉、剁辣椒等商品单场销售额突破50万元,印证了乡土情怀的消费转化潜力。
融资与挑战:如何打破“小而美”的天花板
融资与挑战:如何打破“小而美”的天花板
目前,「曾记否」已启动800万元天使轮融资计划,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张、创作者激励及线下场景合作拓展。但挑战同样明显:中高龄用户的付费习惯培养、地域化运营的边际成本控制,以及如何在巨头介入前建立护城河,都是团队需要直面的问题。
在汤宗望看来,平台的真正壁垒在于“对一代人情感的精准拿捏”。“我们不做大而全的社交宇宙,只想让每个人在这里找回一点点过去的温度。”这位70后创业者站在办公室的老式收音机陈列墙前说出的这句话,或许正是「曾记否」在这场情怀经济竞赛中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