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19小时前
7月物价数据解读:反内卷效果需抱以耐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7月份,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同比持平,主要受暑期出行旺盛以及能源价格上涨对非食品项的支撑。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显示出价格回升迹象,其中金饰品、铂金饰品及服务价格是主要拉动因素。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同比下降3.6%,主要受能源需求阶段性下行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降影响。尽管治理低价竞争的政策初见成效,但房地产市场走弱、微观主体动能不足以及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降等因素,仍是PPI持续承压的主要原因。

📈 **CPI受服务和能源价格支撑,环比超预期上涨**:7月CPI环比上涨0.4%,主要得益于暑期出行旺季带动机票、旅游、住宿等服务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际油价变动推高能源价格。同时,提振消费政策和低价竞争治理初见成效,使得汽车价格由降转平。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扩大,金饰品、铂金饰品和服务价格是主要驱动力。

📉 **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仍存**: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主要受煤炭等能源需求阶段性下行拖累黑色系价格,以及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降影响。尽管有色金属价格受政策支持有所上涨,但下游需求依然偏弱,如化学纤维、橡胶塑料行业价格下行。

🚗 **汽车行业竞争秩序或有改善,价格由降转平**:年内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和“618”促销活动结束,使得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价格结束了连续数月的下降,转为持平。此外,中央财经委和工信部等部门对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预示着汽车行业竞争秩序有望得到规范。

🍎 **食品价格整体稳定,猪肉和鲜菜涨幅低于季节性**:7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9%,但涨幅低于去年同期均值。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3%,也低于季节性涨幅。鸡蛋和鲜果价格则延续回落趋势,显示食品价格整体运行平稳。

🏭 **宏观经济挑战犹存,PPI改善空间有限**:展望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弱、微观经济主体动能不足、以及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降,都对PPI的改善构成挑战。尽管治理低价竞争有助于PPI回升,但需求端的疲软和供应端的潜在释放,使得PPI年内转正的难度较大。

核心观点

7月CPI环比上涨0.4%(前值-0.1%),同比持平(前值+0.1 %),过去五年(春节在1月份,下同)的同期环比均值为0.2%,其中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前值持平),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0.2%;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前值-0.4%),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0.3%。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PPI环比下降0.2%(前值-0.4%),同比下降3.6%(前值-3.3%),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暑期出行旺盛和能源价格上涨对非食品项带来较强支撑:7月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从跨区出行来看,7月国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环比上涨13.1%;从市内交通出行景气度来看,7月份12个主要城市地铁客运环比上涨4.69%。此外,受国际油价变动等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上涨3.5%(前值0.3%),过去五年同期环比均值为1.2%。

提振消费政策叠加低价竞争治理初见成效,交通工具价格连续五个月下行后转为持平:年内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于7月下达,带动需求持续回暖,叠加“618”促销活动结束,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均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带动交通工具环比持平(前值-0.4%)。7月1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7月18日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或初见改善。其它项中,通信工具价格由连续6个月的环比下降转为本月上涨0.3%,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5%—2.2%之间;服装和中药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和0.5%。

猪价、鲜菜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部分食品价格延续回落:7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9%(前值-1.2%),过去五年环比同期均值为2%。供给端来看,养殖端出栏意愿偏低,市场生猪供应偏紧,下游收购难度加大,被迫抬价收购,带动猪价偏强运行;需求端来看,进入7月后,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叠加高校陆续放假,终端需求明显下滑。短期来看,理论上8月份仍位于产能释放期,高温多雨天气或频繁发生,猪病复发概率增加,或导致养殖端加快出栏节奏,需持续关注出栏节奏变化。7月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同时受保存难度大、远距离运输等成本费用的上涨等因素影响,菜价季节性上涨,鲜菜环比涨幅1.3%(前值0.7%),低于近五年季节性2.8%的跌幅。此外,鸡蛋价格环比下降0.3%(前值-2.9%),鲜果价格环比下降3.4%(前值-3.3%),7月夏令果品仍处集中上市高峰,供应总量宽松致使价格回落。

核心价格同比持续回升:7月份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根据我们估算,核心CPI占CPI约72.5%,可以估算出金铂饰品和服务价格对核心CPI同比增速的拉动分别在0.3和0.26个百分点,两者合计贡献7月核心CPI同比涨幅七成。

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煤炭等能源需求阶段性下行拖累黑色系价格,高技术产业发展拉动有色价格上行。黑色方面,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放缓影响建材需求,非金属矿采业和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8%和1.4%,黑色金属矿采业和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1.1%和0.3%。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份螺纹钢表观需求、国内粗钢产量、线材开工率、浮法玻璃开工率等指标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雨水增多部分地区河流水量充沛,水力发电对火力发电的补充替代作用明显增强,电煤需求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有色方面,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国内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环比延续上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涨0.7%(前值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8%(前值-0.2%)。原油方面,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3%(前值2.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环比上涨1.2%(前值-0.6%)。原油下游产业链中,化学纤维价格环比下降0.7%(前值0.1%),橡胶和塑料行业环比下降0.4%(前值-0.3%),表明下游需求仍较弱。

CPI低位运行,PPI持续承压:本月CPI环比超预期,同比持平,8月或受翘尾因素影响仍承压。展望后市,一是猪价稳中有降,食品价格整体稳定。7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考虑到猪养殖自去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14个月盈利,民营企业大幅淘汰母猪产能成全友商的概率不大,淘汰母猪将是长期缓慢的过程,短期内生猪供给压力依然很大。二是供应过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油价或承压。供给端,8月3日,OPEC+正式批准9月配额在8月基础上增产54.7万桶/日,供应加速释放。需求端,IEA在7月月报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将从103万桶/日大幅下调至70万桶/日,之前预估为72万桶/日,将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增幅。三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有助PPI回升,但向CPI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四是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本月PPI同比延续年内低位,后续PPI改善程度或有限,PPI年内难转正。一是房地产市场仍在走弱,地方土地收入低于预期导致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自二季度以来持续走弱,前6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分别同比下降3.5%(前值-2.9%)和5.5%(前值-3.8%)。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7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为-18.6%,6月为-8.4%。二是微观经济主体动能不足,企业投资及居民消费意愿偏弱。三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磨底,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支撑PPI改善效果有待观察。二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同比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仍弱。当前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但持续改善效果仍有待观察。

正文

一、CPI:服务价格支撑环比超预期

7月CPI环比上涨0.4%(前值-0.1%),同比持平(前值+0.1 %),同比涨幅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0.1%,过去五年(春节在1月份,下同)的同期环比均值为0.2%,其中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前值持平),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0.2%;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前值-0.4%),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0.3%。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第一、暑期出行旺盛和能源价格上涨对非食品项带来较强支撑。7月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从跨区出行来看,7月国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环比上涨13.1%;从市内交通出行景气度来看,7月份12个主要城市地铁客运环比上涨4.69%。此外,受国际油价变动等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上涨3.5%(前值0.3%),过去五年同期环比均值为1.2%。

第二、提振消费政策叠加低价竞争治理初见成效,交通工具价格连续五个月下行后转为持平。年内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于7月下达,带动需求持续回暖,叠加“618”促销活动结束,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均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带动交通工具环比持平(前值-0.4%)。7月1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7月18日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或初见改善。其它项中,通信工具价格由连续6个月的环比下降转为本月上涨0.3%,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5%—2.2%之间;服装和中药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和0.5%。

第三、猪价、鲜菜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部分食品价格延续回落。7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9%(前值-1.2%),过去五年环比同期均值为2%。供给端来看,养殖端出栏意愿偏低,市场生猪供应偏紧,下游收购难度加大,被迫抬价收购,带动猪价偏强运行;需求端来看,进入7月后,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叠加高校陆续放假,终端需求明显下滑。短期来看,理论上8月份仍位于产能释放期,高温多雨天气或频繁发生,猪病复发概率增加,或导致养殖端加快出栏节奏,需持续关注出栏节奏变化。7月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同时受保存难度大、远距离运输等成本费用的上涨等因素影响,菜价季节性上涨,鲜菜环比涨幅1.3%(前值0.7%),低于近五年季节性2.8%的跌幅。此外,鸡蛋价格环比下降0.3%(前值-2.9%),鲜果价格环比下降3.4%(前值-3.3%),7月夏令果品仍处集中上市高峰,供应总量宽松致使价格回落。

第四、核心价格同比持续回升。7月份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根据我们估算,核心CPI占CPI约72.5%,可以估算出金铂饰品和服务价格对核心CPI同比增速的拉动分别在0.3和0.26个百分点,两者合计贡献7月核心CPI同比涨幅七成。

二、PPI:需求阶段性下行拖累同比延续低位

7月PPI环比下降0.2%(前值-0.4%),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前值-3.6%),主要受煤炭等能源需求阶段性下行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降影响。一方面,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拖累黑色系价格;另一方面,外贸环境不确定下拖累计算机、汽车、电气等行业价格。此外,原油价格上行而下游产业链中化学纤维、橡胶塑料等行业价格下行,表明下游需求仍较弱。

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煤炭等能源需求阶段性下行拖累黑色系价格,高技术产业发展拉动有色价格上行。黑色方面,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放缓影响建材需求,非金属矿采业和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8%和1.4%,黑色金属矿采业和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1.1%和0.3%。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份螺纹钢表观需求、国内粗钢产量、线材开工率、浮法玻璃开工率等指标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雨水增多部分地区河流水量充沛,水力发电对火力发电的补充替代作用明显增强,电煤需求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有色方面,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国内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环比延续上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涨0.7%(前值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8%(前值-0.2%)。原油方面,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3%(前值2.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环比上涨1.2%(前值-0.6%)。原油下游产业链中,化学纤维价格环比下降0.7%(前值0.1%),橡胶和塑料行业环比下降0.4%(前值-0.3%),表明下游需求仍较弱。

7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持平,耐用品、一般日用品和衣着类价格分别环比下降0.6%、0.2%和0.1%。其中受出口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出口行业价格环比下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通用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2%。此外,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三、CPI低位运行,PPI持续承压

本月CPI环比超预期,同比持平,8月或受翘尾因素影响仍承压。展望后市,一是猪价稳中有降,食品价格整体稳定。7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考虑到猪养殖自去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14个月盈利,民营企业大幅淘汰母猪产能成全友商的概率不大,淘汰母猪将是长期缓慢的过程,短期内生猪供给压力依然很大。二是供应过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油价或承压。供给端,8月3日,OPEC+正式批准9月配额在8月基础上增产54.7万桶/日,供应加速释放。需求端,IEA在7月月报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将从103万桶/日大幅下调至70万桶/日,之前预估为72万桶/日,将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增幅。三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有助PPI回升,但向CPI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四是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本月PPI同比延续年内低位,后续PPI改善程度或有限,PPI年内难转正。一是房地产市场仍在走弱,地方土地收入低于预期导致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自二季度以来持续走弱,前6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分别同比下降3.5%(前值-2.9%)和5.5%(前值-3.8%)。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7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为-18.6%,6月为-8.4%。二是微观经济主体动能不足,企业投资及居民消费意愿偏弱。三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磨底,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支撑PPI改善效果有待观察。二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同比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仍弱。当前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但持续改善效果仍有待观察。

本文来源:中国银河宏观,原文标题:《反内卷效果需抱以耐心 ——7月物价数据解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PI PPI 物价指数 宏观经济 消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