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7小时前
产业基金摆脱困局,就往二级市场倒垃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当前政府引导基金面临的退出困境,直指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活水”断流导致资金无法有效流转。作者批评了部分观点将问题归咎于IPO审核过严,认为放宽审核标准让“垃圾项目”上市是饮鸩止渴。文章强调,问题的根源在于项目本身质量不高,并指出政府引导基金的初衷应是产业引导而非制造资金盘。作者还分析了政府投资策略的演变,并呼吁未来的投资应回归价值,加强监管,注重投后管理,以实现市场的健康发展。

💰 **政府引导基金面临退出困境,资金链断裂**:文章指出,当前政府引导基金面临“死水”困境,即投资的资金难以投出也难以收回。这种困境源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活水”的断裂,导致基金无法形成有效的退出闭环,进而可能变成财政的“黑洞”。其根本原因在于项目质量普遍不高,而非IPO审核过严。

📉 **放宽IPO审核并非长久之计,可能加剧市场风险**:文章强烈反对将解决基金退出困境的方案归结为“放开、放松IPO审核”,认为这相当于允许“垃圾项目”上市流通,是饮鸩止渴。这样做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重蹈覆辙,导致一级和二级市场双双成为“死水”,并对股市信心造成打击。

💡 **项目质量是核心问题,而非市场流动性**: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难的本质是“项目垃圾”。只要是稍微有价值、有研发能力或拿得出手的项目,在当前环境下依然有生存和被抢购的机会,即使需要调整估值。将问题归咎于IPO审核,是试图将垃圾项目转移给二级市场,由股民买单,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 **政府投资策略调整与市场纠偏**:文章分析了政府投资策略的演变,从早期的产业补贴、优惠政策,到现在的刺激消费内循环。这种调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纠偏,伴随而来的不良资产、库存过剩等是发展过程中的副作用。然而,将一级市场困境归因于IPO审核严格,忽视了项目质量问题,是不恰当的。

🔒 **未来趋势:强监管与价值投资**:展望未来,文章坚信将是强监管的时代,无论是对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强监管是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关键,才能吸引资金形成良性循环。未来的投资将更加注重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企业盈利和股东回报将成为核心考量,投资机构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投后管理,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概就是在表达当下政府引导基金的困境吧。

他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活水”断了,钱投不出去,退不回来,政府基金自然成了“死水”。

就是退出困难,属于一级市场的普遍现象吧。持续好几年了。

然后他分析原因嘛,前面都没啥问题,最后他给了一条出路,我觉得很莫名其妙。

他说: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放开、放松IPO审核,退出通道通畅,一二级活水流动起来,当活水干涸,万亿基金成了“死水”  。

政府引导基金的初衷是“以投带引”,但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活水”断了,基金成了“死水”,钱投不出去,退不回来,产业也引不来。如果不能打通“退出”的闭环,所谓的“万亿引导基金”只会变成财政的“黑洞”。

他也知道是万亿啊?这万亿的单要让二级市场买啊?疯了是么?

确实没想到,他分析了半天,最后给出了这样一个解决办法,我估计是不是他太过于焦虑了,喝多了,犯糊涂了。

这比那抵制对赌的还吓人呢。

“放开、放松IPO审核,退出通道通畅”,这啥意思?就是让垃圾项目也能上市流通呗,降低审核标准。

咱们折腾这么多年,罚了没了好几个大所,抓了这么多人,好不容易股市有点起色,市场有点信心,要让我们重蹈覆辙啊?

本末倒置啊,如果真这样搞了,结果就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成死水了。

哎,我也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哈。你看他们的思路,永远是搞资金盘,找接盘侠,玩跑得快的游戏。

下意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希望放松监管,让二级市场接盘,让韭菜们买这个万亿的单,他们就从来没想过问题的根源。

这就是我以前常说,这些年一级市场的畸形,歪风邪气,奇葩的三观。

也不怪他们,可能从他们刚上班开始接触市场的时候。所有人就都告诉他们,做投资获取收益的方式,只有炒估值,吹泡沫,找接盘侠,溢价卖股权。

如果你太过于关注财务数据,短期内实现盈利,还会被他们视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这就导致了,所有人的逻辑都在变,从创始团队到投资人追求的都是退出套现,他们从没想过企业应该盈利,可以分红。

他们会拿基金投资期限当借口,他们感受过了快钱,看到别人一步登天,就无法再一口一口吃饭了。

这就是之前一级市场的畸形,也就是说某些人的问题,是整个市场多个因素叠加导致的现象。

就是我常说的,发展必经之路,只不过现在需要纠偏,就像之前说的大量不良资产一样。

那咱们回到政府产业基金退出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项目垃圾啊!

我说实话,但凡是稍微有点价值的项目,现在都不至于面临没法收场的地步。

咱都不说什么收入、盈利,就稍微有点研发能力,有些拿得出手的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都能存活,但是可能要降降估值。

再好一点的项目,份额还是需要抢的。

所以流通不了,不是IPO审核的问题,是你手里的项目太垃圾了,这才是本质啊。

你不能为了你退出,就往二级市场倒垃圾啊。

垃圾就应该进垃圾场,应该填埋焚烧,反舞弊调查,清算倒闭啊,怎么还要让二级市场接盘啊,垃圾就应该卖给股民?就应该给你们买单?

我都有点想骂人。

哎,想不到你们最后研究来研究去,把原因归结在IPO放缓和审核严格上了,研究出这么个解决办法,哈哈。

也是,立场不同嘛。

咱们倒是应该多想想,为什么投了这么多垃圾项目?

不过呢,还是那句话,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政府产业基金的主要目的还是招商,发展经济,背后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出现大量泡沫和不良资产。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需求,有一个时期的策略方针。

你看以前咱们是把钱花在补贴产业上,给企业优惠政策,给投资,给各种资源。

希望通过企业办厂,拉动就业,带动经济。

后来慢慢的,这套不那么好使了,或者说效果已经达到了。

咱们的产能已经开始过剩了,所以咱们搞供给侧改革,现在是反内卷,清库存,去产能,去泡沫、去不良。

那些过剩的,不再产生价值,创造财富的产能,是哪来的?

就是地方政府补贴,补出来的,它为啥补?发展经济呗。

现在策略变成从消费端刺激经济内循环了。

钱不从产业补贴,投资等角度给企业了,而是从消费端给个人。

之前的国补,然后生孩子一年给3600现金,幼儿园大班免费,以后肯定还会有各式各样的政策。

这就是一个调整纠偏的过程。

不可能有完美的政策,就跟企业管理一样,不可能有一直完美的管理制度。

每个时期需求不同,也一定会有一些副作用,那就需要不停地调整,不停地纠偏,连滚带爬地前行。

当下一级市场的困境,包括各种不良资产,库存,城投的债务都是副作用。

就这个问题你怎么分析,怎么归责,怎么研究都行,唯独不应该说是IPO审核严格导致一级市场没流动性,要让二级市场买单。

我之前说过很多很多次了,未来一定是一个强监管的时代,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也会是。

因为只有强监管,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这个市场才健康,才会有人把钱放进去,就是你们所谓的活水,才会有流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确实要重新思考一下,什么是值得投资的企业,什么是健康的商业模式,企业到底应该怎么挣钱,股东到底应该怎么获取收益。

从投前尽调,到投后管理,都需要换一个思路做了。

不然你投出去的,好一点的是过剩的产能,被清掉。

差一点的就是纯垃圾,实控人关联交易,转移资产,骗投资、骗补贴,制造垃圾,制造不良,你们全然不知,陷入被动。

这种倒是没人张罗国有资产流失了。

一级市场当下的困境怎么办,其实市场已经给答案了,就是时间换空间拖着,跟化债一个逻辑。

但肯定是不能全都躺平,还是要积极运作。

该调查的调查,该审计的审计。那些年的项目,包括实控人,没有那么强的财务造假技术,很简单粗暴的,所以还是有机会查一查博得一些主动性的。

当下的情况基本都是,投资人手里啥都没有,对方也不配合,比较无奈和被动。

以后的投资机构,要专注于一个领域,修炼自己的技能,达到对行业精通,你们现在这种泛泛之谈的理解,根本没有。

要参考横向和纵向并购的模式,你得能达到同行的理解水平才行。

而且要具备相关行业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甚至人才储备,这样你才具备投后管理的条件。

不然,你狗屁不懂,你管理什么?并购什么?监管什么?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政府引导基金 退出困境 IPO审核 项目质量 强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