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7月09日
GP既要会投资,又要会打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GP竞争压力增大,市场趋卷,监管趋严。新规强调GP勤勉尽责,防范财务造假。同时,市场诸多问题使GP生存困难,但从长远看,监管趋严将促市场回归理性。

🥇GP面临多重压力,不仅在募、投、退三端承压,还需提升辨别能力防范财务造假。监管趋严,对基金所投项目财务真实性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要求提高。

💥财务造假现象频发,不少上市公司被处罚。监管持续出台重磅举措,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公正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级市场GP求生难度增加,IPO从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项目质量不佳导致破发、造假事件频出,投资人出手速度减缓,对项目筛选把控标准更严格。

🌅尽管当前GP生存困难,但长远来看,监管趋严和市场降温将出清劣质产能,倒逼市场回归理性,市场已开始内生性修复并出现曙光。

这两年,GP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市场越来越卷,机会却愈发难找,监管层面趋严,进一步倒逼机构练就多方综合能力。

上周五,一纸新规,再度引发行业热议。其中政策中提及到了GP的勤勉尽责,明确加强对基金所投项目财务真实性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防范造假行为发生。

有人坦言:“GP既要会投资,又要会打假”。

今年,GP除了在募、投、退三端持续承压外,还要练就额外“功力”。

GP既要会投资,又要会打假

7月5日,证监会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共七项二十条,其中包括“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造假、优化证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等。

在“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造假”中明确: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造假的打击。依法惩治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通过“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方式实施的财务造假。严厉打击利用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票据交易等方式实施的财务造假。从严惩处基于完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便于大股东攫取巨额分红、满足股权激励行权条件、规避退市等目的实施的财务造假。压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勤勉尽责责任,加强对基金所投项目财务真实性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防范造假行为发生。

近两年,因财务造假被监管披露处罚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有媒体统计,仅2023年全年就有超30家上市公司被处罚,进入2024年,随着监管的进一步趋严,这一趋势持续上升,仅7月5日,证监会就对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作出严厉处罚,合计罚款高达1.21亿元。

针对这一现象,监管层面持续出台重磅举措,此次《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在业内人士看来:“处罚措施表明,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此前,已有多家IPO财务造假被重罚,且其相关保荐机构也有相应处罚。

如今,不仅仅是中介机构、企业本身,对于GP而言,也意味着要提升辨别能力,做好打假准备。

资产质量不佳“再难逃”

自双创时代以来,创业潮推动了一级市场的繁荣,头几年大批新经济公司不惜“流血”也要上市的局面还历历在目,而今,新经济浪潮之后,在科技创新的当下,“破发”现象也不在少数。与此同时,部分达不到收益门槛的公司,为了更好上市,财务造假事件频出。

而伴随着“827新政”、“315新政”以及“国九条”、《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等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IPO持续释放出从严监管的信号,对一级市场的GP而言,短期之内将持续增加求生的难度。

对于IPO“破发”、“造假”等行为,监管层面释放出“零容忍”信号,因此,今年主动撤回IPO申请材料的企业不在少数。据证券日报消息:截至7月2日,今年以来,三大交易所已公布终止审查企业达到309家,超过去年全年。

此前,FOFWEEKLY合伙人周瑞智就曾指出:“上市即破发,IPO有名无实,背后本质上是资产质量不好。”

无论是财务造假还是上市破发,本质上都指向了项目质量不佳。

实际上,受多方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投资人出手的速度明显减缓。一方面是市场环境不乐观,机构整体出资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是好的、优质项目不好找,有价值的项目发掘难度变高了。

近期就有不少机构表示:“挖掘优质项目的周期变长了,即便手里还有子弹,却也迟迟未能出手”。

“项目越看越不好,越看越不值得投”,投资人发出灵魂拷问:“现在到底是创业者质量降低了,还是投资人看项目的标准变高了,为啥找不到能够投的项目”。

开年至今,摆在GP面前的疑难问题越来越多,面对愈加困难的生存现状,GP对项目的筛选、把控标准自然也要更加严格。

而持续重磅的监管,也引发部分机构哀叹。不少投资人坦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过去几年,股权投资行业的分化、动荡,以及持续从严的监管等,让市场信心几度陷入一次比一次更冰的冰点。

但从长远来看,监管趋严、市场降温,也将出清一级市场过剩的劣质产能,倒逼市场回归理性。

FOFWEEKLY日前发布的《GP生存发展报告》中曾指出:市场进入调整周期,这一时期主要体现了三个趋势特征:换挡、分化、出清,但市场最终发展还是要回归常识、回归本质。

股权投资基金的本质是什么?既是金融产品,又是金融工具。作为产品,需要能赚钱,才能有存在的价值。作为工具,它承担着为初创企业融资的功能。做到这两点的基金,才有价值在市场上存在下去,才能在所有品类的资管产品当中,吸引市场化资本投资,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投资机构的核心属性是什么?是资产管理人,存在的意义是资产的管理、运营和增值。同时,要满足出资人对于资本运营方向和运营逻辑的要求,在政府资本、产业资本为主的市场环境里,GP还要强调自己的功能性。

世界正在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经济也处于“再转折”阶段,货币资产、金融资产、经济引擎、资产配置偏好都在经历不同程度地分化;监管政策的调整、行业的出清、投资风格的改变、以及投资者诉求切换下,市场表现出前所未见的复杂性,但同时也开始内生性修复,随着出清的加深,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已经出现了曙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GP 财务造假 市场出清 监管趋严 项目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