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杨先生的父亲突发脑出血,紧急呼叫网约车时,平台显示司机3分钟内到达。然而,在将昏迷的父亲抬上轮椅准备下楼时,司机却以病人需稍等为由,随后又取消订单且联系不上。患者被送医确诊为脑出血,经手术后仍处于瘫痪失语状态。杨先生认为司机延误治疗应赔偿,但律师指出网约车订单性质与传统承运合同不同,司机在未被明确告知病情且等待后取消可能符合平台规则。平台客服表示,司机取消订单符合等待时间标准,且未被明确告知乘客病情,无法提供更高额补偿。
👨⚕️ 紧急医疗情况下的网约车求助:杨先生父亲突发疾病,120急救车预计十几分钟后到达,情急之下杨先生通过网约车平台呼叫车辆,平台显示司机将在3分钟内抵达,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杨先生与母亲合力将昏迷的父亲抬至轮椅,准备下楼等待。
❌ 司机取消订单与失联:在准备下楼时,杨先生接到司机电话,被告知因病人需稍等,随后下楼却发现司机已离开且电话打不通,订单也被平台显示为已取消,这使得本已紧张的就医过程雪上加霜。
⚖️ 法律责任与平台规则的争议:杨先生认为司机取消订单延误了父亲的治疗,应承担赔偿责任。律师分析认为,网约车订单性质更接近预约,司机在未被明确告知是危重病人且等待一定时间后取消,可能符合平台规则,与传统承运合同中的“拒载”行为有所区别。
📱 平台回应与处理:涉事平台客服表示,司机到达时间为10点12分,取消订单时间为10点18分,6分钟等待时间符合平台标准。客服同时指出,平台未被明确告知乘客是危重病人,将记录司机行为,但无法向乘客提供更高的补偿。
💔 后果与反思:患者被送医后确诊为脑出血,经开颅手术后仍处于瘫痪和失语状态,这使得此次网约车司机取消订单事件的后果尤为严重,引发了关于平台责任、司机义务以及紧急情况下信息沟通重要性的广泛讨论。
虎扑08月05日讯 江西吉安杨先生的父亲突发疾病,120急救车大概需要十几分钟赶到,于是他紧急下单网约车,平台显示司机3分钟内到达。杨先生与母亲费力将昏迷父亲抬到轮椅上,准备下电梯时接到司机电话,告知对方是个病人需稍等,下了楼后却找不到司机,也打不通电话,打开订单才发现司机已取消。杨先生随即拨打120,老人被送到医院后确诊脑出血,经开颅手术后仍处于瘫痪和失语状态。杨先生认为司机突然取消订单延误了治疗,应当赔偿。
律师表示,民法典有相关规定,若承运合同生效,司机应尽力救助,擅自取消类似拒载需承担责任;但网约车订单更似预约,未按时到达司机可按规则取消。平台客服称涉事司机到达时间是10点12分,取消订单的时间是10点18分,等待6分钟后取消符合标准,且此前未被明确告知接送的是危重病人,将记录司机行为但无法给予乘客更高补偿。
来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