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5小时前
个贷「不良」正被加速「甩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银登中心)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呈现显著的“短账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如中银消金、南银法巴消金等,倾向于将逾期天数较短(如90天以上)且已核销、未诉讼的个贷不良资产包快速出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监管对催收合规性要求的提高、共债风险和“反催收”的蔓延,以及机构为缓解指标压力、回收现金而加快处置节奏的需求。尽管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的平均折扣率和回收率有所下降,但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地方AMC和部分大型科技公司(如京东)正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力量,市场正朝着更高效的流转方向发展。

📈 **“超短账龄”不良资产包涌现,处置节奏加快:** 近期,银登中心挂牌的不良资产包呈现“短期化”特征,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缩短,如中银消金的资产包平均逾期仅93天。这反映了金融机构在面临监管趋严、风险增加的情况下,为缓解指标压力、回收现金,正加速将不良资产“出表”,甚至跳过传统的清收环节,直接进行核销和转让。

⚖️ **监管趋严与风险增加促使机构调整策略:** 随着监管对催收合规性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共债风险和“反催收”现象的蔓延,贷后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机构为避免因催收不当引发投诉和罚款,宁愿“一卖了之”,将处置重心从漫长且高成本的催收转向快速转让,以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 **市场活跃度提升,价格“贴地飞行”:** 尽管个贷不良资产包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大幅下降(如2025年一季度平均折扣率仅4.1%),但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的成交规模和笔数呈现指数级增长。这表明市场供需两旺,大量专业处置机构(如地方AMC)涌入,尽管价格较低,但交易量显著放大。

🚀 **地方AMC与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推动市场流转:** 在监管支持下,地方AMC在个贷不良资产包的受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京东等科技公司也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意图构建完整的消费金融“获客-放贷-处置”闭环,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活力。

⏱️ **优化公告期,提升流转效率:** 为适应当前市场环境,银登中心发布通知优化不良资产转让业务的挂牌公告期,将满足条件的不良资产转让业务公告期从至少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旨在提升资产流转效率,满足零售信贷市场迈向存量时代的需求。

越来越多「超短账龄」的个贷不良资产包正活跃于交易市场。

1

最近,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上,中银消费金融挂出了一批个贷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93天,且状态均为「已核销」、「未诉讼」。

尽管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曾以「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作为严控风险的表现,但自2024年以来,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已根据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调整贷款五级分类口径,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这意味着,虽然中银消金的这批资产无论是笔均金额还是本息总额都不低,但可能刚刚被划定为不良资产,就做了出表、核销的处理。几乎跳过清收环节,直接躺平。

事实上,中银消金的做法并非孤例。翻看近期银登中心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公告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包呈现「短期化」特征。

例如,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挂出的个贷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37天。

银登中心最新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年度报告(2024年)》(下称《报告》)也提到,2024年,「批量个人业务进一步向短账龄项目倾斜,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增长,转让多为已核销资产,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

要知道,过去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后管理链条中,银登中心的转让市场基本是处于最末端的存在——那些「催无可催」、「诉无可诉」的资产才会流转到这个市场进行处置。

毕竟,多数个贷不良资产包的挂牌价格已「贴地飞行」,最低已经降至未偿本息总额的0.2折。

并且,从数据走势来看,截止到2025年一季度,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分别为4.1%和6.9%,而在2021年一季度,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8.1%和32.9%。

相关指标的「滑坡」也意味着催收难度已经显著提升。

随着「不良」抬升的压力渐大,银行不得不加快处置节奏。尽快「出表」可以缓解内部的指标压力,同时回收现金让报表「好看些」。而且,短账龄估值更高,还能省去清收成本。

2

尤其,近年来,监管对于催收的合规性要求日益严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构的回款难度。

再加上,共债风险增加和「反催收」的蔓延,贷后市场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为了提升回款概率,越来越多的放贷机构开始调整贷后的处置顺序和节奏,比如,把过去「催收(电催)-调解-诉讼-仲裁-执行」中的调解和诉讼尽量前置,抢在其他机构之前收回欠款。

但这样一来,清收成本也水涨船高。

与其「苦熬」催收,不如早日躺平。毕竟,一不小心,钱讨不回来,却讨来投诉和罚款就不合算了。

比如,不久前,海尔消费金融被监管处罚数百万元,部分核心高管和业务负责人被警告处罚甚至取消任职资格,其中就涉及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等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多做多错」,或许真的不如「一卖了之」。

从银登中心披露的转让公告来看,越来越多「超短账龄」个贷不良资产包的出现,只是银行加快不良处置节奏的一个缩影。

据银登中心披露,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额达1583.5亿元,同比增长64%,在不良资产总处置规模中占比超70%;全年成交项目573单,同比增长47%。

若与2021年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刚起步时相比,这四年间整个市场呈指数级增长:成交规模和笔数分别增长32.3倍和11.7倍。

按理来说,年初都是不良贷款转让的「淡季」,因为刚刚经历了前一年底的「大清理」。

但今年一季度,银登中心显示,批量个人业务成交金额和笔数仍达370.4亿元和128笔,同比2024年一季度分别增长7.6倍和3.6倍。

3

当然,交易市场是双边的,活跃度需要供需双方完成「价值互换」。

个贷不良对放贷机构而言是「烫手的山芋」,对于专业的处置机构来说确实等待开采的「矿山」。

尤其。在监管部门的鼓励与扶持下,越来越多「淘金客」涌入市场,推动市场加速流转。

例如,作为目前市场上受让批量个人业务占比达7成的「主力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地方AMC」)就获得了不少「特殊照顾」。

2025年7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23项「不得」为地方AMC经营划定清晰红线,尤其强调地方AMC应立足本地,原则上不得跨区经营。

但《办法》第九条明确提到,「个人不良资产批量收购、非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同时,自2021年12月广西广投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批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地方AMC以来,已有20家AMC加入这一行列。这为地方AMC竞争个贷不良资产包提供了极大助力,甚至可以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业务链。

随着地方AMC持续涌入批量个人业务转让市场,且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不少市场参与者也瞄准了这一机会。

最近有消息称,中信集团通过产权交易机构以30.14亿元对价成功出让了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66.67%股权,接盘方为京东集团。而在此之前,京东已入主捷信消费金融,并参股了另一家地方AMC——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从参股进阶为控股,京东或意在构建一个消费金融「获客-放贷-处置」的完整闭环。

不止地方AMC,过往以对公资产为主的AMC「国家队」也开始下场,涌入个贷市场。2025年一季度,中国信达首次跻身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2024年已收购12个资产包。

在「供需两旺」的市场环境下,银登中心于7月30日发布《关于优化不良资产转让业务公告期的通知》,核心是提升流转效率——满足条件的不良资产转让业务挂牌公告期可由至少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着眼于当下的市场环境,当新增信贷的「水龙头」收紧,存量不良的「泄洪道」必须拓宽,这是零售信贷市场迈向存量时代的必然转向,也是金融机构在风险与收益再平衡中寻找新稳态的过程。

市场也总会找到它的出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馨金融”(ID:Xinfinance),作者:看数据的,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不良资产 消费金融 资产处置 银登中心 AM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