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高法要求企业缴纳社保这件事,支持与否暂且不论,关键是交的钱用在哪里了?
之前就曝光过 460 亿的窟窿。那么这460亿,到底被谁用了?用给谁了?这才是重点。
企业缴纳社保本质上是纳税行为,很多人不理解这点。社保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向上缴纳的。因此,我们要清楚这个 “税” 用在了哪,毕竟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个,小企业主不等同于资本家。员工和老板不应对立啊,大家是合作关系的。
而且在正式入职前,双方肯定是谈好是否买社保。因为这是交易,买方和卖方必然是沟通约定好了,才达成交易入职的。若入职了就默认认可这种交易,要遵守规则,除非老板事后说不买。
而且多数员工入职前会问清楚的,若接受就入职,不接受可以不去。
第三个,如果觉得小企业不好,餐馆老板不行,那可以去国企、央企或者考公,他们在这方面更好。
第四,现在央企国企中也有不少发不出工资、缴不起社保的。它们看似比小企业更有保障、更大,但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进一步思考下,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第五,如果一家公司能赚钱,多数老板是愿意给员工多分一些的,毕竟从人性和占比来看,不是所有老板都只顾自己。我们要意识到当前的经营环境,一方面是用人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市场营商环境差、需求萎靡、产能过剩且缺乏税收支持,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生存?
最后,很多人说缴纳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倒闭之类的,但其实不是社保单一因素影响企业经营,而是一连串因素。
目前多数企业应该都缴纳社保了,只是没足额缴纳,接下来要足额缴纳,又会增加成本支出。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可能不招人、裁员或者尽量少用人。
从交易本质来说,求职者和老板都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对应的收入。
但,大家都无法获取收入了之后,也就意味着是社会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