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前天 14:18
港股基金二季度调仓路径曝光:医药金融成“新宠” 消费板块遭冷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港股市场经历了“V型”走势的修复。在此期间,港股基金的配置策略发生显著变化,医药和金融板块受到大幅增持,而消费板块则遭遇了明显的减持。市场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的推动下企稳回升,尤其是创新药和非银金融板块表现抢眼。主动QDII基金以10.22%的平均回报率领跑,各类港股基金净值均实现正增长。基金整体维持高仓位运作,但重仓股的集中度有所下降,持股风格更趋分散化,医药股受到普遍青睐,部分互联网巨头则被减持。

📈 港股市场在二季度呈现“V型”反弹,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均录得上涨,主要得益于中央汇金入场维稳、央行流动性支持以及内需政策和中美关税谈判的推进,南向资金的强劲流入是关键动力。

💊 医药板块成为基金增持的焦点,特别是创新药企业,得益于对外授权交易的利好,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大幅上涨25.6%。非银金融板块也获得显著增持,涨幅达21.8%,受益于政策支持、资金流入及对高股息资产的偏好。

🛍️ 消费板块在二季度遭遇大幅减持,配置比例下降5.97个百分点至25.13%,尽管部分新消费表现亮眼,但传统消费及顺周期股的疲软拖累了整体表现。商贸零售和 بهد 行业也出现显著减持。

📊 基金整体仓位维持高位,平均股票仓位达到91.99%。指数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普遍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同时,基金对头部个股的“抱团”程度明显减弱,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下降,持股风格也从过度集中转向更为分散化,大盘股仍是主导。

🚀 主动QDII基金表现最为抢眼,平均回报率达到10.22%,这主要归因于其中领涨的创新药主题基金。港股通指数型基金和港股通主动型基金也实现了可观的正回报,而受恒生科技指数回调影响的QDII指数型基金表现相对落后。


财联社7月31日讯(编辑 胡家荣)国金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港股市场走出急跌后强劲修复的“V型”走势,在此背景下,港股基金的配置重点发生明显变化:医药与金融板块获得显著增持,而消费板块则遭遇大幅减持。

市场反弹带动基金普涨 主动QDII基金表现领先

报告指出,二季度港股表现先抑后扬。4月初受美国加征关税冲击,恒指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暴跌逾13%;随后在中央汇金入场维稳、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政策组合拳发力下,市场企稳回升;5月以来,内需政策密集落地、中美关税谈判推进以及地缘冲突缓和共同提振风险偏好,南向资金持续强劲流入,成为推动市场回暖的主要动力。

主要指数中,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上涨4.42%和1.9%,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则下跌1.70%,反映科技板块面临调整压力。其中,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以25.6%的涨幅领跑市场,主要得益于国内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捷报频传的强劲支撑;中证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紧随其后,涨幅达21.8%,受益于政策支持、资金流入、IPO活动激活以及对高股息资产的偏好提升。

在此市场环境下,各类型港股基金净值均实现正增长:

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表现最优,平均回报率达10.22%,主要因为领涨的创新药主题基金多属此类;

港股通指数型(含ETF)基金平均回报6.68%。

港股通主动型基金平均回报6.19%。

QDII指数型(含ETF)基金平均回报4.48%,表现相对落后主要是受其跟踪较多的恒生科技指数回调拖累。

指数基金规模扩张迅猛 股票仓位维持高位

截至二季度末,纳入统计的公募港股基金总规模达6191.34亿元,环比增长13.54%;总份额达6238.3亿份,环比增长7.45%,规模稳步扩张。从类型分布看:

QDII指数及联接基金规模最大(2501亿元)。

港股通指数及联接基金居次(2446.66亿元)。

QDII主动型基金规模最小(212.32亿元)。

增量方面,港股通指数及联接基金规模与份额环比增幅最为显著。

基金整体维持高仓位运作。季度末股票仓位平均达91.99%,较上季微升0.52个百分点。其中,指数型基金(如港股通-ETF&被动指数、港股QDII-ETF&被动指数)股票仓位(96.42%、95.42%)长期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港股通主动型88.09%,港股QDII主动型88.03%)。

同时,港股占基金净值比例(港股仓位)平均提升1.48个百分点至85.24%。指数型基金的港股仓位(港股通-ETF&被动指数91.44%,QDII-ETF&被动指数91.09%)长期高于主动型(港股通主动型79.63%,QDII主动型78.80%),但主动型基金的港股仓位在二季度提升幅度更明显,比如QDII主动型提升3.27个百分点。

配置显著转向:大幅增持医药金融,减持消费

二季度港股基金的重仓股板块配置发生显著调整:

大幅增持板块:医药、非银金融获得主要增持。科技板块微增1.67个百分点,蝉联第一大重仓板块。

主要减持板块:消费板块遭遇大幅减持,环比下降5.97个百分点至25.13%,虽新消费表现亮眼,但传统消费及顺周期股总体疲软拖累。从行业细分看:

传媒、商贸零售、电子行业稳居前三大重仓行业,但商贸零售配置比例下降3.5个百分点。

医药生物表现亮眼:配置比例大增2.27个百分点至12.42%,维持第四大行业地位。

非银金融占比提升1.42个百分点至5.2%,排名升至第六。

除商贸零售外,社会服务行业也遭显著减持。

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前三大重仓行业集中度环比降1.96个百分点至49.2%。

重仓个股:医药股获宠 互联网巨头遭调仓

二季度港股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按持股市值占比排序)为:腾讯、小米、阿里、美团、信达生物、快手、百济神州、中芯国际、比亚迪、三生制药。相比上季:

小米超越阿里升至第二。

医药股普遍获增持: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石药集团、康方生物。

部分互联网平台龙头遭减持: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则退出前十。

基金对头部个股的“抱团”程度明显减弱: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降至50.53%(上季56.18%),前五大合计降至39.97%(上季45.23%),前三大合计降至30.84%(上季35.16%)。

持仓风格:大盘股主导,持股趋于分散

二季度末,港股基金的重仓风格延续大盘化趋势:

800亿港元以上大盘股占比飙升至89.9%。

300-800亿港元中盘股占比降至7.49%。

300亿港元以下小盘股占比降至2.62%。

同时,无论是前50、100还是200大重仓股的集中度均环比下降,显示基金整体持股趋于分散化。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港股基金 资产配置 医药金融 消费板块 市场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