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5:00:00
“我们要发展深夜消费的市场,聚焦人气地标,培育营业到12点甚至凌晨两点的业态。”近日,“精彩夜上海”系列活动举行启动仪式。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上海此次推出10项举措,包括释放“外摆经济”活力,“应摆尽摆”,丰富夜间街区演艺活动,对小型驻场演出、助兴表演等给予审批便利,优化夜间活动报批报备,等等。工作日的白天,工薪阶层大多要工作,下班后,才有时间与同事、家人一起聚会、逛街、游玩。所以,夜间是除周末、节假日外的又一消费旺盛时段,夜间经济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例,根据复旦大学(上海)大数据实验室数据,2025年6月以来,上海夜间消费总额已达880.09亿元。作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上海的夜间经济堪称繁荣,但仍有不足之处。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启动仪式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上海很多商户只营业到晚上10点。实际上,在不少城市里,晚上9、10 点钟正是餐馆、酒吧、咖啡店人声鼎沸的黄金时段,夜宵吃到深夜一两点钟更是常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如果很多商户晚上10点就关门休息了,确实令人难以想象。要发展夜经济,就需要有更多营业到更晚时间的业态,让喜欢夜间活动的消费者有更多地方可以消费。发展夜间经济,除了延长商户的营业时间,更需要政府放松管制,让市场自发活跃起来。而一些大城市,管制往往更加严格,这也导致大城市的夜间经济普遍不如小城市活跃。在不少小县城,正值夏季的公园、老街,常常会自发形成一个个夜市,卖小吃水果的、卖儿童玩具的、打气球游戏的,熙熙攘攘,烟火人间。而什么都要“规范”的大城市,这样自发的夜间消费场所,却很难成型。2025年4月,上海发文提出要“优化集市夜市,发展设摊经济”,此次又提出“应摆尽摆”,无疑给大城市树立了一个样本。活跃夜间经济,还需要在人员集中的地区打造更多的夜市,比如离居民区近的地方,或离工作地近的地方,而不仅仅是在传统的商圈。工作地附近的夜市,可以在下班后去消费,离家近的,则方便晚上回家。只有这样方便的夜市,才会吸引更多市民。此次上海推出首批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和5个“夜生活好去处”。相对偌大的上海,似乎显得少了一些,有必要扩大夜间经济区域,考虑将居民区附近的公园、广场开辟为夜市,吸引市民休闲购物。活跃夜间经济,还离不开夜间公共交通等配套措施。比如延长地铁的夜间服务时间,可以让人们在夜间活动的半径更大,助力更繁荣的夜间经济。总而言之,发展夜间经济,除了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之外,最重要的是放松管制,提供好服务,让市场自发地活跃起来。毕竟只有放松才能带来活跃,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