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不少很牛逼的人,人到中年却落得怀才不遇,绝大多数都离婚,年轻的时候靠一身才气赢得另一半的青睐,日子久了发现柴米油盐酱醋茶,后面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
好几个到今天孑然一身,还在为稻粮谋,朋友圈范儿还在,但是时不时会透漏一点垂头丧气的无奈。
这就是我想说的高认知多数时候打不过系统,你会发现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合适的时机,特别是刚走入社会的时候进入世界500强,大厂,甚至大的事业单位,都会被系统赋予一些气质,这种气质可能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今天可能大家都见多识广了,20多年前打电话那种积极又温婉的外企腔就有一定的竞争力。
一个人的认知再牛都有局限性,而系统化具备决策力量,再高的认知也只是个人智慧,而系统化是一个能不断自我修正的决策体系,可综合多方因素、考虑更多变量,做出更合理决策,其力量远超个人认知,以前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在选址的过程当中都是有专业的调研公司出报告,一张A4纸的报告价值百万,许多决策都是过系统出来的,大大减低的人主观的判断,数据支撑更强。
任何人的认知偏差都无法避免,系统能约束非理性,高认知者也会受直觉误导,产生认知偏差,其实我有一个朋友在段永基的四通,他对行业很多的判断影响我的判断,还有一个朋友在四家上市公司做过财务总监,他对王传福的刻板印象影响我很长时间,但系统可通过规则、流程等,如检查清单,约束非理性行为,弥补这一缺陷,做出更客观判断。
高认知也无法战胜系统带来的复利,这种复利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胜率走势,不断的叠加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高认知者也会脆弱,而系统可以反脆弱,高认知的人虽有较强预测能力,但面对不确定性会脆弱,这也是我一直在寻求的超越,我自己的交易能力不算差,但是应对系统风险一直是最大的短板,4月7号一天干走了我前面三个月的利润,还好我已经修正了杠杆带来的风险,否则就会掉入,新手死在追高里,老手死在抄底里,高手死在杠杆里的魔咒。
系统则可通过设置冗余和多种可选方案,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具备反脆弱性,更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定发展,任何一个能被称之为系统的东西,一定是经过市场印证和具备进化能力的,
个人认知有系统性盲区:个人认知很强,这种强认知反而可能因过于自信而成为进步的障碍,而系统思维能帮助打破这种局限,譬如一年总会和一些投资圈内的朋友聚聚,我都会观察和体会每个交易者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有私募,公募,券商从业,其实大家都很固执,能活下来多年应该都不笨,但是明显也能看到大部分都不太好,有种硬撑门面的感觉,这也是个人认知过强的体现,他们每个人都能说很多,有点熵增的意思。
郑州有个餐饮58°川的冯老板也做自媒体,前几天他发了一条,说为啥这么多人来做餐饮,都因为以前那些老板太装逼,明明一个月最高峰值营业额4万,平时就万八千,就跟别人说能卖个4-5万吧,别人一算卧槽一个150万,这生意能做。
虽然他说的有点偏颇,一般老手都会去调研,掐高峰期人数,不同工作日的人数,但是小白也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认知高是在某个领域换一个领域可能就是小学生,白痴级别,一个我挺欣赏的考古专家唐际根就是一个例子,他最近关于西史辩伪的言论就是例子,这样的判断也会影响投资决策,那句话:隔行如隔山。
高认知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系统思考能操控全局,高认知者可能因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入认知,而陷入局部最优。系统思考则能从整体出发,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更有利于实现整体目标和长期价值。
这个就是战术和战略的差别,很多人喜欢用战术的勤奋去掩盖战略的缺失,很多人每天串门看大V,刷资讯,看龙虎榜,泡雪球的时间比和老婆孩子说话时间都长,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2.5%,说起来老师发的小作文都门清,其实忘了这就是给你喂得饲饵。
成事者要具备整合资源,平衡关系的能力。
本话题在雪球有10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