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全文版 9小时前
佛山5200条“灭蚊鱼”上岗 以蚊卵及蚊幼虫为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佛山市禅城区园林部门为有效降低蚊虫密度,在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开展生物防治行动,投放以蚊虫为食的“食蚊鱼”。此次行动在亚洲艺术公园投放了总计4200条食蚊鱼苗,并在中山公园投放了1000条。食蚊鱼通过捕食蚊卵及蚊幼虫来抑制蚊虫繁殖,其强大的捕食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灭蚊工具。然而,专家提醒,食蚊鱼已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需警惕其对本地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不宜随意扩大投放范围。

🎣 生物防治新举措:禅城区园林部门在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投放食蚊鱼,旨在从源头控制蚊虫密度,阻断蚊媒疾病传播。亚洲艺术公园已投放4200条,中山公园投放1000条,利用食蚊鱼的捕食习性来抑制蚊卵和幼虫的繁殖。

💪 食蚊鱼的强大效能:研究表明,一条饥饿的食蚊鱼一天可捕食多达438条蚊幼虫,且偏爱蚊虫,对多种蚊子幼虫具有显著的灭杀作用。该鱼种还具备耐污染、适应力强、繁殖率高等优点,使其成为有效的生物防治工具。

⚠️ 外来物种的潜在风险:食蚊鱼已被列入IUCN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尽管其在当地已存在多年,但专家强调,不应随意扩大投放范围和规模,必须警惕其对本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和负面影响。

为有效降低蚊虫密度,从源头阻断蚊媒疾病传播,佛山市禅城区园林部门近期在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开展生物防治行动——投放以蚊虫为食的“食蚊鱼”。据了解,园林工人首先在亚洲艺术公园小湖投放了200条食蚊鱼苗。随后于7月24日,在亚艺公园再度投放4000条,并在中山公园同步投放1000条。这些鱼苗将以蚊卵及蚊幼虫为食,通过自然方式抑制蚊虫繁殖。

此次投放的主角“食蚊鱼”(又称“灭蚊鱼”),原产于北美洲,早在上世纪初就已引入我国,并在珠三角地区成功繁衍。

研究显示,一尾饥饿的雌性食蚊鱼,一天内可捕食多达438条蚊幼虫。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文献《食蚊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灭蚊利用的展望》也指出,食蚊鱼虽为杂食性,但特别偏爱蚊虫,尤其喜食刚羽化的成蚊及其幼虫、卵块。

该鱼种耐污染、适应力强、繁殖率高,对消灭包括疟蚊在内的多种蚊子幼虫具有显著作用。食蚊鱼的投放是利用其生物特性进行环境蚊虫控制的有效尝试。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食蚊鱼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专家指出,尽管该物种在当地水域已存在多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扩大其投放范围和规模,需警惕其对本地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查看评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食蚊鱼 生物防治 蚊虫控制 外来入侵物种 禅城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