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1月08日
广州投放绝育雄蚊子:交配后全产坏卵 无法孵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广东广州为防控登革热,试点采用“以蚊治蚊”技术。该技术通过释放经过特殊处理的“绝育雄蚊”,与野外雌蚊交配,使其产下的蚊卵无法孵化,从而降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减少登革热传播。这种方法有效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对公众健康更有利。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因此,控制其数量对预防登革热至关重要。‘以蚊治蚊’技术为登革热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体现了科学、环保的防控理念。

🤔广州试点‘以蚊治蚊’技术,通过释放‘绝育雄蚊’降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效控制登革热传播。

🧬‘绝育雄蚊’与野外雌蚊交配后,产下的蚊卵无法孵化,从而减少蚊子数量,降低登革热风险。

🌿‘以蚊治蚊’技术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对公众健康更有保护作用。

🦟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是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

🗓️每年4月到11月是广东登革热高发季,‘以蚊治蚊’技术在防控登革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快科技11月8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每年4月到11月,是我国广东登革热高发季。

广东广州试点“以蚊治蚊”技术,专业团队通过释放益蚊,来降低野外蚊子种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研究人员把“绝育雄蚊”投放到野外,放出去以后,它会跟野外的雄蚊去竞争雌蚊的交配权。

因为雌蚊一生只有一次交配机会,“绝育雄蚊”竞得了这一次交配以后,就可以使得雌蚊以后产下来的蚊卵全部都坏掉,不能孵出新的蚊子。

“以蚊治蚊”的策略主要是减少白纹伊蚊的数量,通过长期投放益蚊,来大大降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据介绍,用了“以蚊治蚊”技术,基本上减少了大规模的喷虫药,其实对老百姓的健康有一个保护作用。

白纹伊蚊是双翅目蚊科伊蚊属昆虫,别称黑白蚊子、花蚊子等。

白纹伊蚊起源于东南亚,现已扩散分布到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中国广泛分布,辽宁以南、陕西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

白纹伊蚊是东南亚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的次要媒介,是中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国内外进行的实验感染证明,其还能传播黄热、西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毒病,是世界上重点防制的对象之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登革热 以蚊治蚊 白纹伊蚊 生物防治 公共卫生
相关文章